19/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問題大米遍神州 皆因官員有問題

內地多個省市近日對大米生產行業展開檢查,發現造假情況極為嚴重。西安檢查了二十一家大米生產企業,其中十六家有嚴重問題,武漢銷售的「泰國香米」竟大部分是本地貨。東北五常米是內地著名的優質大米,年產量只有八十萬噸,但卻有一千萬噸「五常米」在全國各地銷售。令人髮指的是,無良米商竟在大米中添加香精、石蠟等對人體有害物質。

民以食為天,部分米商為牟取暴利,竟置人民健康與生命安全於不顧,在大米上大做手腳,實在喪盡天良。而人們自然還會質疑,當局為何袖手旁觀,坐視大米造假發展成全國性問題?

事實上,當局對大米生產行業的亂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些年來,問題大米屢禁不絕,政府質監部門總是後知後覺,待媒體將問題曝光才匆匆派人查處,而且往往「這邊造假被查處,那邊又聞造假聲」。

按理說,對這些玩忽職守,導致民眾吃壞米、霉米、毒米的官員,當局應嚴加懲處,但實際情況卻是,當局每次查獲問題大米,都只罰米商,不辦官員。更令人難以容忍的是,有些質監部門官員收受米商好處,包庇違法行為,卻能逍遙法外。很明顯,問題大米的根子,在於政府內部的問題官員。

質監部門 形同虛設

其實,問題大米只是冰山一角,近年問題食品充斥市場,當局卻坐視不理。更不堪的是,一些被查禁的有毒食品,竟然可以重現江湖,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三聚氰胺奶粉的「復出」。事實上,三聚氰胺奶粉自從○八年被查禁後,一直像幽靈般在中國食品業中若隱若現。今年初以來,上海、山東、貴州等地相繼發現有三聚氰胺奶粉出售,其原料都來自當年的三鹿奶粉。這些奶粉本已被查封,為何竟能重新流入市場?實在耐人尋味。

與此同時,因為毒奶事件受處分的高官紛紛東山再起。引咎辭職的國家質檢總局原局長李長江出任全國掃黃打非小組副組長,被記大過並外調的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原副司長鮑俊凱已回質檢總局任科技司副司長,被記過的河北省農業廳長劉大群則當上邢台市市長。「重來的毒奶,復出的高官」成為令人注目的怪現象。

一言以蔽之,問題大米肆虐絕非偶然,問題食品已成為無法治愈的痼疾,而要害在於,本應成為食物安全有效防線的質監部門形同虛設,最終受害的是廣大消費者。當局口口聲聲以人為本,卻坐視有毒食品危害人民,這不是口是心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