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天安艦事件南韓態度急變

隨着南韓軍方將上月沉沒的天安艦艦首打撈出水,該艦沉沒的真相將浮出水面。值得關注的是,南韓一改天安艦沉沒時大事化小的做法,開始極力渲染北韓的「主動攻擊」,利用此次天安艦受襲的悲情效應,提升南韓在六方會談中的戰略地位,打擊北韓外交空間。

李明博陷兩難境地

天安艦事件使李明博陷入兩難境地。一直以來,南韓對自身的海軍實力相當自信,其「世宗大王」號採用美國的神盾技術,先進程度在東亞是首屈一指。南韓海軍曾自我誇耀實力是北韓海軍的一百倍,但天安艦這次被擊沉,使南韓軍方在國民面前無地自容。

另一方面,李明博可以選擇的報復手段也非常有限,軍事報復顯然不在南韓政府的反擊計劃之中。一旦形成南北雙方開戰的局面,南韓損失必然更大,南韓絕大多數民眾的悲憤尚未上升到戰爭程度,無法接受戰爭選項;況且,東北亞也將亂象頻生,難民等多重問題令周邊國家無法忍受;即使南韓民意通過,參與六方會談的各大國也未必同意,戰爭一旦爆發,將破壞過去談判的所有基礎,尤其影響中、日等周邊大國。反觀北韓,由於較封閉,對軍事打擊的動員能力可能高於人們的想像,甚至可能將軍事衝突轉變成轉移國民視線、重新凝聚人心的法寶,有利於實現金家政權延伸。

同樣,經濟制裁也起不到太大作用。歷史上幾次經濟制裁,並未能對削弱北韓政權起到太大的作用,反倒加重了該國的饑荒,引發人道主義危機。

對北韓舉動判斷不明,同時又缺乏報復手段,使南韓在初期應對時舉止失當,一會說北韓擊沉,一會說天安艦自炸,又說撞上水雷,既想掩蓋真相,又不甘受辱,種種考慮交織在一起,瞻前顧後,未能形成決策。

從目前情況看,南韓很可能利用天安艦事件,分化中國與北韓關係。在此之前,北韓叛逃到南韓的前勞動黨書記黃長燁就曾向李明博建議,將中國拉入天安艦的調查,擴大南韓作為「受害國」的悲情形象,進一步惡化北韓的國際形象,並以國際輿論壓迫北京共同對北韓進行斷油斷水斷糧式制裁。

東北亞局勢趨緊張

其實,朝鮮半島局勢惡化到如此程度,與李明博有很大關係。李明博上台後盲目進行「大國外交」,過度重視韓美聯盟,忽視中、日等鄰國,對北韓採取強硬政策,試圖將對朝援助與去核化、北韓國內的人權狀況改善直接掛鈎,使南北韓關係迅速惡化,將前幾任南韓總統取得的進展付之東流。

天安艦事件將使東北亞局勢趨於緊張,近日南韓突然宣布逮捕兩名北韓間諜,而北韓則宣布沒收南韓在金剛山的投資,雙方你來我往,相當激烈,事件會否繼續升級,關鍵還要看周邊大國的態度。對於中國而言,要不要蹚這渾水,需要慎重考慮。

劉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