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央企戀棧房地產 以退為進走過場

內地房地產愈炒愈熱,樓價飆升,民眾怨聲載道。在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更是炮聲隆隆,一再上演地王搶奪戰的中央企業成眾矢之的。在輿論壓力下,國資委終於下達央企退出房地產的通知。

按照國資委的部署,七十八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將加快調整,退出房地產業務,而十六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則可以繼續經營房地產。

平心而論,當局能回應輿論要求,總算是個進步,但如果以為靠一個文件就能遏止國有企業炒賣房地產的風潮,就未免過於天真了。事實上,國資委的通知對央企並不具威懾作用。

國資委並沒有列明七十八家央企退出房地產業的時間表,只說「在完成自有開發和已實施項目後」退出,因此何時退出,甚至退不退,話語權全在央企手上,他們隨便找個藉口就可以拖着不退。

耐人尋味的是,在全國兩會結束後,國資委發出通知前這段時間,央企在多個大城市全面出擊,大肆圈地。例如,本月十五日在北京拍地中奪得地王的兩家央企,均屬於這七十八家央企之列。他們搶閘購地王,是否已洞察先機?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有大批地皮在手,夠「開發」一段日子了,而國資委的決定並沒有追溯力,絲毫無損其既得利益。

貨不對辦 不務正業

其實,就算這些「不務正業」央企真正退出房地產市場,也不能改變央企壟斷房地產市場的事實。表面上,六分之五央企已退出房地產業,實際上,留下的十六家央企的地產業務資產總額佔所有央企地產業務資產總額的八成五,銷售收入佔八成六,淨利潤收入更佔九成四。可見,央企在地產市場的實力和份額並沒有被削弱。

還有必要指出,這十六家可以「繼續留低」的央企不少貨不對辦,例如,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國冶金集團公司,分別以化工、冶金等為主業,但卻被列入「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說到底,這次所謂央企退出房地產,其實只是一場搪塞輿論的大騷,根本不能動搖央企在房地產業堅如磐石的地位。

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是央企的管理體制造成的。按照現行體制,央企高級管理層的薪酬、花紅與企業的業績掛鈎,而房地產利潤高、資金回籠快,自然成為高管們的首選,為了維持天價薪酬,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房地產這塊肥肉。

在宏觀管理層面,國資委是央企的直接管理者,央企的業績對國資委高層的仕途有直接影響。因此,在追求最大利潤方面,國資委領導層與央企高管是完全一致的。弄清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國資委為何會作出這無關痛癢的決定。

事實上,央企帶頭炒地皮,投機房地產,已導致嚴重後果。一方面,房地產泡沫愈來愈大,一旦爆破,將對整體經濟造成不可估量的衝擊。另一方面,樓價暴升,民眾望樓興嘆,官民矛盾加劇,破壞社會穩定與和諧。房地產炸彈不拆除,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