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美對緬甸作積極靈活接觸

美國對緬甸,一直沿用孤立和制裁政策,但這項政策在去年開始出現轉機。去年八月,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亞洲小組主席韋布訪問緬甸,大家都開始感覺到美國的緬甸政策將會有所改變。正如本欄日前分析美國的東亞政策,美國銳意拉攏東盟國家,愛屋及烏,美國對緬甸也不會再一味遏制。

及至去年九月,美國國務卿希拉妮公開表示,會調整對緬政策,並嘗試與緬甸高層接觸。之後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與緬甸的一位部長會面,跟着更由坎貝爾率團訪問緬甸,並受到非常高的規格接待,會見了強人丹瑞和總理登盛。這一連串的外交互動,足以證明兩國政府都準備改善關係。

遏制政策徹底失敗

美國改變對緬政策,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為勢所迫,首先是遏制政策經過二十多年的試驗,已經證明徹底失敗。美國有關部門不但要檢討跟緬甸的雙邊關係,也把中國的影響力計算在內。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伯爾曼曾說:「過去二十年我們採取的孤立政策所產生的後果,正是中國在緬甸不斷上升的政治和商業影響力。在歷史上,緬甸和中國的關係曾經不穩,但美國的缺失卻讓兩國的關係穩固。」伯爾曼的意思就是美國的錯誤造就中國增加了地區上的影響力,美國失一個緬甸事小,增強競爭對手的能力事大。

其次是東盟對美國的重要性大增。東盟自成立開始,就確立了尊重成員國主權和不干涉成員國內政為基本組織原則,所以在一九九七年,東盟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接納緬甸入盟,並聲明給予緬甸政府足夠時間來解決其政治問題。其後,東盟主張跟緬甸進行建設性接觸,美國之後的繼續施壓、要求東盟孤立緬甸的做法非常不受歡迎,如果美國要在組織層面全面拉攏東盟,其孤立緬甸政策就不能不作修改,或起碼作出妥協,更何況美國跟東盟簽訂了友好合作協定,不可能再像過往般,孤立東盟的其中一個成員國。

與軍政府展開對話

最後,緬甸也表達希望跟美國改善關係的意願,強人丹瑞聲言要搞一種有紀律的民主。無論如何,對緬甸而言,這是一個突破性的開端。長期的孤立令緬甸經濟陷入困境,完全倚靠中國,也不完全符合緬甸的利益,而且今年緬甸將進行大選,如果結果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接受,那對丹瑞的有序發展和接班大計都大有幫助。有了這條思路,緬甸才向美國發出訊息,促成去年一系列的接觸訪問。

奧巴馬已經揚棄之前所用的孤立遏制策略,代之而起的是所謂積極的靈活接觸,不否定緬甸軍政府的合法性,也不堅持緬甸政府要和反對派和解作為接觸的大前提,而是先與軍政府接觸對話,這對美國而言,是根本性的政策改變。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