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氣候峰會:磨合中前進

筆者之前指出,這次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雖然被稱為人類自我挽救的最後努力,但要達成實際性、具有法律效應的成果,看來還是不容樂觀。

從微觀層面上看,此次峰會要在《京都議定書》之後,完成到二○二○年的世界減排舉措。但眾所周知,其間充滿了艱辛和困難,主因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同立場;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同立場,其實折射了減排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

減排發展 兩難之間

人類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為氣候問題確立全球性的協商框架,其標誌就是一九九二年的里約熱內盧地球峰會;爾後,在一九九七年制訂了《京都議定書》,確立了到二○一二年之前的減排目標。眾所周知,由於減排目標與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體的利益有衝突,因此美國最後沒有在這一議定書上簽字。但隨着二○一二年的即將來臨,人類必須對跨越二○一二年之後的減排目標做一個有序的安排,不然在二○一二年之後就會出現空白。這就是此次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任務和目標。

從里約熱內盧峰會到《京都議定書》,再到哥本哈根峰會,其追求的使命和目標一脈相承,即都是為人類減排制訂時間表和路線圖;而所謂的減排,則無非是控制石油、煤炭等礦物燃料的使用和投放。但在人類歷史上,石油和煤炭恰恰是人類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原料之一,幾乎所有的工業國家都是通過對這些礦物燃料的使用,才進入和完成工業化的階段。

從宏觀上看,人類的資源和環境消耗已無法承受人類繼續原有的發展模式,這就有了氣候暖化以及減排要求的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說,要求新興工業國家在其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實行大規模的減排,無異於要求其放棄經濟高速發展的機會。因此,減排要求的實現,必然涉及到各國經濟結構的調整,也涉及到各經濟體的經濟和政治利益爭奪。這就是國際社會在減排問題上始終難以達成完全共識的主要原因。

壁壘分明 難有成果

在哥本哈根峰會前,從歐盟、美國到七十多個發展中國家,幾乎形成了壁壘分明的三大陣營,其間立場的協調將成為此次峰會的主要焦點。而協調最後的結果,能否化為哥本哈根峰會的具有法律效應的成果,也是人們檢驗此次峰會是否成功的主要標誌。但若了解上述背景,人們就比較容易理解,此次峰會其實難以達成完全具有實質內容和法律效應的成果。

人類氣候問題的完全解決,一方面有賴於國際社會的磨合,另一方面也有賴於新能源的產生和推廣,兩者都是同時並進的過程。因此,將哥本哈根峰會看成這一進程中的一個階段,人們就可以對這次峰會的成果有一個比較現實的期待。

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