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歐洲面對伊斯蘭挑戰

不少歐美國家對崛起中的中國引以為憂,但這都集中在經濟上的競爭和國際關係的政治上;在生活層面例如華人移居外地,小爭執會有,但談不上大規模的衝突,因為華人的上一代通常自成一國,年輕一代多樂意接受西方教育,可以完全融入社會,也有助民族之間溝通融和。本欄月前也談論過美籍華人進入美國政府高層,在奧巴馬政府達到一個高峰。

歐洲群起抗文化入侵

不過,伊斯蘭跟西方的衝突卻嚴重得多。穆斯林因為信仰、服飾、飲食習慣等問題,沒有太積極融入西方社會,也覺得自己受到歧視和排擠。兩者的矛盾,正愈來愈困擾着整個歐洲。

一位希伯來大學的教授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叫「歐拉伯」,並預言歐洲文明將會阿拉伯化。這種講法也許言過其實,但整個歐洲實在面對阿拉伯文化的入侵,並準備起來對抗。

最主要原因是,二戰之後,歐洲需要大量勞動力負責重建工作,所以對穆斯林以外勞身份移民歐洲的限制比較寬鬆,令一九五○至六○年代那十幾年間,有大量阿拉伯人移居歐洲。

另一個原因是,歐洲白種人出生率偏低,阿拉伯人平均生育率是白種人三倍,情況就像移植的新品種植物快高長大,開枝散葉,本來的品種反而受到擠壓。一九八二年,歐盟的穆斯林人口只佔百分之二;到二○○三年,穆斯林人口已經增加到百分之四;在去年的人口調查中,歐盟成員國增加至二十七個,穆斯林人口已經上升到百分之五。按照這個走勢來計算,到了二○五○年,穆斯林會佔歐洲人口的兩成,而在英國、荷蘭和西班牙三國中,這個比例會更高。

第三個問題是,在歐洲,穆斯林人口相對年輕,和歐洲本土人口不斷老化形成強烈對比。例如法國本土二十歲以下人口佔兩成,但二十歲以下的穆斯林佔三分之一;德國本土二十歲以下人口只佔一成八,二十歲以下的穆斯林同樣佔三分之一。未來歐洲人口有兩成是穆斯林,道理就是在此,因為時間在穆斯林那邊。

怨氣累積隨時大爆發

歐洲本土人士早就看到這個趨勢,但他們不想為此而多生兒育女,卻又禁止不了穆斯林枝葉繁衍,結果便要用政治力量去令穆斯林接受他們既有的價值觀,尤其是世俗化和政教分離,他們不希望穆斯林過分地自我突出。例如一直強調民族共融的法國,也在二○○四年立法禁止穆斯林女性在公共場合佩戴頭巾,但這些政治動作又引來穆斯林世界強烈反彈,未見其利,先見其害。穆斯林認為受到歧視,而這些政治動作又和其他經濟和社會弱勢處境混在一起,影響強上加強,就等於點燃積聚在溝內的沼氣,隨時大爆發!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