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貿易摩擦浪接浪 中美峰會添變數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前夕,華府再度發動對華貿易戰,繼較早前對中國汽車輪胎展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後,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對中國生產的輸油鋼管徵收高達百分之九十九的反傾銷關稅。這是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採取的最大規模貿易制裁行動,必然給即將舉行的中美峰會投下巨大變數。

按外交慣例,國家元首出訪另一個國家之前,一般都會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營造友好合作的氣氛,奧巴馬在首度訪華前夕發動連串對華貿易戰,表面似乎甚為反常,但其實恰恰暴露出美國政客的司馬昭之心。

事實上,美國政府接二連三發動對華貿易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圖在中美峰會的談判桌上增加籌碼。長期以來,市場經濟地位是美國對付中國的重要武器,而且是合法的武器,華府在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前提下,動輒對中國產品展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徵收懲罰性關稅。

在此次北京峰會上,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必然是奧巴馬無法迴避的議題。正因為如此,美國近期三番四次推出針對中國產品的懲罰性措施,為奧巴馬提供質疑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彈藥。

一味忍讓 自食苦果

面對美方強大攻勢,中方理應推出強硬的反制措施。事實上,中方不但有強硬反擊的必要,也有強硬反擊的條件。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出口主導的經濟格局,近年雖然逐漸確立了「擴內需,調結構」的方針,但難以一蹴而就,要確保中短期經濟的穩定增長,還須倚重出口帶動。中國出口產品在美國市場動輒得咎,將直接影響經濟大局,若不作出反擊,美國人必然得寸進尺,中國不但出口受挫,市場經濟地位確立更遙遙無期。

另一方面,近年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與此同時,中國已是美國的主要債權人,尤其是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美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愈來愈大。因此,中國完全有條件對美國的對華貿易制裁作出有力的反擊。

但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中方採取的措施都談不上強硬。例如在新一波貿易戰中,美國對中國輸油鋼管徵收接近百分百的懲罰性關稅,基本上堵死了同類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道路,中方卻只對美國兩類汽車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相比之下,美方咄咄逼人,中方卻溫良恭儉讓。

中方硬不起來,主要原因是擔心影響中美友好合作,尤其在奧巴馬首度訪華前夕,希望能營造友好氣氛。但這只是一廂情願,君不見,中美政府高層上月共同商定,雙方都不再提出新的貿易保護措施,但言猶在耳,美國對華貿易制裁措施就接連出籠。

「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無數事實證明,美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是不會講信用的,中國政府若一味委曲求全,將永遠被動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