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查處工程腐敗 難免虎頭蛇尾

北京日前下發通知,準備利用兩年時間集中查處工程建設中的腐敗問題,這種運動式的反腐敗,雖然大張旗鼓,雷厲風行,但效果卻未必理想,很可能雷聲大雨點小,不了了之。

最近幾年是中國地產業的繁榮期,樓市迅速發展,質量卻令人擔憂。不久前發生在上海的塌樓事件,已讓不少新業主驚出一身冷汗。西安剛開盤的樓盤,中間隔層竟然是紙糊的,手一推便倒。而杭州最近又揭發出總共八百多伙的經濟適用房,有五百多伙存在質量問題。

今年初廣東省質監局曾對珠三角地區商品房進行抽查,結果顯示,總體上有一成五左右的樓盤不合格。一位質監局的工作人員勸告說:「二○○七年底到二○○八年廣州建的商品房,最好還是不要買。」因為據他了解,這個時段建成的樓盤,普遍質量不佳;有承建商承認,應為六毫米厚的鋼板在建築中只用三毫米的,二十八毫米的鋼筋也被私下換成二十五毫米的。

由於工程質量事關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當局進行集中整治確實相當必要。另外,當局為了紓緩這次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進行了四萬億元工程的龐大建設,為防止這些工程淪為豆腐渣和形象工程,進行集中整治,也有利於警鐘長鳴。

大鑼大鼓 效果成疑

問題是,當局大張旗鼓的查處方式,把今後兩年的目標、意圖通過媒體廣而告之,會不會走漏風聲,打草驚蛇?這樣的做法,相當於讓腐敗分子提前做手腳,毀壞、消滅並轉移證據,等到調查取證時,類似檔案不齊、資料丟失等情況都會出現,讓調查工作難以為繼。

腐敗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悄無聲息;反腐敗必須長年堅持,持之以恒,不露聲色。只有這樣,才可能揪住狐狸尾巴,一擊致命。大鑼大鼓地反腐敗,不但會影響戰果,還會增加成本投入,這又何必呢?

工程建設領域的腐敗非常複雜,往往若干年後等建築工程出了質量問題,才導致貪官下台。但腐敗的發生卻大多是從項目工程投標階段就開始,投標過程中的陪標、串標,材料商的回扣、分包人的行賄都是私下進行,是場外交易。另外,工程腐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建一幢樓、倒一批人,大樓立起來、官員倒下去的現象,並不鮮見。用兩年時間,希望「畢其功於一役」的做法,其實是相當幼稚的。

內地常常以搞運動的方式進行集中整治,但效果其實不佳。假如當局在每一項工程建設當中都按照法律法規加強監管,何至於陷入今日積重難返的困境?平時不做事,臨急抱佛腳,這便是中國特有的執政方式,也是與西方國家最大的區別,老百姓對此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