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中俄互相利用

近年中國在處理與鄰國邊境的爭議中,最成功的要算是跟俄羅斯的劃界談判。中俄自蒙古以東的邊界,主要是以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為界,而邊界劃分的協議早就簽訂,就是以兩江的主航道中界線為界。原則是這麼定,但在實行上,主航道固然可以引起爭議,而一些歷史和防衞上的考慮,例如一些島嶼早已由俄國人佔領,又或者一些應由中國擁有的島嶼,因為對俄可能構成軍事威脅而拒絕交還,就好像黑龍江上的黑瞎子島,依協議應由中國擁有,但該島的東北角和俄羅斯遠東重要城市哈巴羅夫斯克遙遙相對,是一般大炮的射程範圍,俄方就以此為由而拒絕執行邊界條約。數年前,中國以互諒互讓的精神,從實際解決問題出發,才簽訂《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成功解決邊境問題

能簽訂這條約,其實是中俄都面對壓力,有實際的需要解決邊境長期遺留下來的問題,也同時有政治需要,向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展示中俄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以平衡美國的威脅,更重要的是互相利用。

中俄成功解決邊境問題,有助兩國在能源上的合作。對俄羅斯而言,整個亞太地區巨大的能源需求,為俄國提供了發展的戰略機遇,未來三十年,亞太地區的能源需求量將持續上升,其增幅高於世界水平,世界平均增幅只有約百分之二,亞太區就達到百分之三點三,而中國的增長最為顯著,中期和長期自給率只有三成九和三成七,那六成多的進口量就是俄羅斯的市場目標。

中俄能源合作集中於三個方面,第一是石油。俄國正建造全長四千多公里的太平洋石油管道,最大的年運量為八千萬噸原油,第一期工程在今年底落成,油管從西伯利亞東部直達中俄邊境,年運量三千萬噸,而中國的石油供應將直接受惠於這條管道。

第二是天然氣。俄國計劃在「阿爾泰」項目框架下,修建天然氣管道直達中國,使之和中國「西氣東輸」的管道相連,而另一條通過哈巴羅夫斯克運氣往中國的方案也在商討之中。

第三是電力。兩國電力機構已簽署協議,俄國計劃向中國輸送電力,今年約是四十億千瓦,明年到二○一四年增加到每年一百八十億千瓦,而由二○一五年開始,每年增至三百八十億千瓦。

能源合作走在一起

去年底溫家寶訪問俄羅斯時,與普京簽署《關於在石油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簡而言之,就是以貸款轉石油的方式深化能源方面的合作。有了這個基礎,中俄雙方在未來的雙邊關係發展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標。

中俄在文化和歷史上共同點不多,前蘇聯雖然曾是中國某一段時期的老大哥,但在中國人眼中卻沒有甚麼地位,要走在一起,就只能靠互相利用,而能源合作就是互相利用的最大基石。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