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官府出讓水務 百姓水貴如油

最近內地多個大中城市醞釀提升水價,專家學者為其鳴鑼開道,但老百姓怨聲載道。弔詭的是,這些城市的水務市場大部分由外資控制,也就是說,關係到國計民生的中國供水安全已受到嚴重威脅。

最近幾年,在國有水務公司奄奄一息之際,外資水務公司挾強大的資本優勢,在中國進行一系列的戰略性收購,天津、蘭州、西安、昆明等城市的水務相繼被跨國水務公司所控制。

這些跨國水務公司當然不是慈善機構,他們對華投資,就是看中中國人多水資源稀缺的特點,攫取超額利潤。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國六百多個城市中,已有四百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矛盾。另外,水務行業具有壟斷性特徵,一旦控制整個城市的水源、供水、排水和污水處理的定價權,其壟斷利潤將不計其數。

最有力的證明來自於昆明。二○○五年年底,昆明市自來水集團和一家跨國水務公司合作,次年一月昆明就上調水價,經幾次上調,居民每噸生活用水的價格已由改制前的一點八元漲到現在的四點二元,漲價幅度和漲價頻率堪稱驚人。

頻頻漲價 壟斷利潤

事實上,只要外資介入一個城市水務,該城市的水價在短期內必然上漲。因為,在地方政府與外資的合同中,明確規定水價逐漸提升,如果達不到外資要求,則由地方財政補足。可以說外資公司永遠處於高回報無風險的有利地位,而且這些合同期限為三十至五十年,可見外資水務公司的利潤空間有多大。

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絕對不可以三天不喝水。水務行業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產業,讓老百姓喝到質量乾淨、價格低廉的水,本來應該是政府的責任,但如今地方政府將水務公司一賣了之,相當於將老百姓的水龍頭開關送給外資公司掌控,如此一來,滴水貴如油,老百姓怎不怨聲載道呢?

地方政府以財政困難為由出賣水務公司,表面上一次性收到十幾億元現金,甩掉了包袱,實際上卻是以透支子孫後代的福祉為代價,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中國改革開放有很多做法本末倒置。譬如,一方面以極高價進口鐵礦石,一方面又以蝕本價出售獨有的稀土資源;一方面用大量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另一方面又坐視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被外資控股而不顧。這樣的改革開放,對國家和老百姓到底是福還是禍呢?

中國表面上是社會主義,但實際上是極端資本主義,教育、醫療市場化,使老百姓有學難上、有病難醫,如今水務也市場化,今後民眾恐怕要望水興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