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虎視寰球:G4取代G8

全球的問題愈多,就會產生愈多的談判平台和機制,好像早前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金磚四國會議,以及日前在意大利舉行的八國集團(G8)峰會。這些平台和會議,究竟能否達到原定的目的?

這個問題,首先要定出一個前提,就是甚麼是會議的目的。有人會質疑,世界的問題是多樣化的,我們很難事先完全確定問題,再去建構解決問題的平台。

金磚四國鬆散乏效

這種質疑不無道理,然而,儘管我們很難事先知道要解決的問題和性質,但是,總可以定出其規模、層次,以及執行結果的有效能力。

例如金磚四國會議,這只是姿勢多於實際,因為這四個國家只不過是發展勢頭良好,卻不是一個有高度互動關係的組織。「金磚四國」或類似的名詞,只是投資銀行和大股票行用來推銷和吹噓其基金、股票之用,而這四個國家又乘機自我宣傳一下。

試問中國和印度之間有多大的互動關係?而印度和巴西又有甚麼共同戰略利益?所以,真的要形容金磚四國這類平台,一言以蔽之,就是鬆散乏效、聊勝於無,不要說對全球性問題,就算是地區問題,也無力解決。

至於剛舉行過的八國集團峰會,只要看一看名單: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日本、俄羅斯和美國,卻沒有把中國加進去。任何世界上的經濟、政治和氣候問題,沒有國民生產總值排全球第三、人口十三億的大國參與,這會是有效的嗎?

因此,先決的問題,是我們要解決全球性的問題,還是地區的問題?是局部地區的問題,還是整體的問題?如果只是亞洲的問題,那就是東盟再加上日本和中國,大概就可以把亞洲的問題搞定。

但如果當前的問題是全球性的問題,那就不可能依靠一些鬆散或者太過偏重某一地域的組織來解決。

這些組織要有實效,就要既有足夠的寬度,又有合理的深度,那麼,甚麼東盟又或者金磚四國,就不必再加以考慮了。

正如前述,八國集團沒有中國的參與,那是注定要失敗的。但是,要請中國加入,又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至於二十國集團,看一看這個數目,就可以預測到執行時的功效如何。

中美日歐具代表性

所以,要真的成立一個有效的機制,就必須重新認識世界的組合和問題的深度。就廣度而言,最寬的是二十國集團,最窄的是不斷有人提出的G2,那就是中美兩國成為軸心。這個G2的構想,日後本欄再作評論,但個人認為代表性不足,無法有效執行。

從G2擴張出去,如果是針對當前的經濟困局,那不妨增加到G4,就是中國和美國之外,再加上日本和歐盟。歐盟是整合了歐洲的力量,不必逐國再進行商議;再加上經濟上的全球老二,大概可以在廣度和深度上作出平衡!

張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