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中東以油換糧 東盟樂意奉陪

糧食危機陰霾籠罩全球,耕地爭奪戰更有蔓延迹象,早前有報道指中印和南韓等在非洲廣置良田大建「糧倉」。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個成員國最近積極拉攏東盟,計劃以原油換取糧食,積穀防饑之同時,做到一家便宜兩家着。

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個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和阿聯酋,最近在巴林破天荒與東盟舉行會議,兩大陣營外長雲集,商討中東以原油作為購入東盟耕地的條件,從而確保長遠糧食供應穩定。

中東國家沙漠萬里缺乏耕地,真是「粒粒皆辛苦」,糧食短缺隨時成為死穴。其中,阿聯酋及沙特的可耕用地僅佔全國面積約百分之一及二,她們更是波斯灣最大糧食進口國。預計海灣六國總人口於廿年後激增近五成,糧食自給率卻不到兩成。倘若全球農作物失收,中東不但要捱貴糧,部分地區更隨時斷糧。是故,確保糧食供應穩定合乎戰略需要。

其實,富有如沙特曾試圖開發地下水源及擴闊可耕用地,以求打破當前困局,可惜始終敵不過自然環境,中東各國向外國買田購糧似乎是大勢所趨。東盟國家肥田處處,而急速經濟發展難免消耗大量能源,中東以石油與東盟各國交換糧食,只不過是各取所需。何況中東國家可直接「泵水」提高落後農地的生產力,難怪東盟成員國食指大動。

以油換糧可讓東盟與中東互通有無,巴林外長哈里發亦認為,這可互補缺點,做到互惠互利。事實上,中東國家對高質米糧需求甚殷,盛產稻米的泰國最為吃香,泰國外長格實大拍心口表示:「我們可保證未來十年的大米供應,波斯灣要幾多有幾多。」泰國糧食公司近期亦與巴林一間銀行簽訂協議,共同投資農業生意,以油換糧的美夢又邁進一步。不過,計劃並非全無隱憂,東盟國家總體糧食生產量不足以養活區內人口,預料中東國家的「油水」不會全然流向東盟十國的肥田。

世貿多哈回合談判去年再破裂,這與農產品特殊保障機制引發的爭拗有莫大關係。多哈回合談判多年來無甚進展,亦難怪海灣合作委員會和東盟透過世貿以外平台尋求擴充經貿合作。有分析認為海灣合作委員會與東盟開會商討以油換糧及磋商自由貿易協定,這合作形式進一步凸顯多哈談判的無力感。

金融海嘯重創歐美經濟,中東產油國與亞洲發展中國家走得更近令人不感意外。兩大國家組織今番另起爐灶,別具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