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非洲欲學歐盟 團結談何容易

第十三屆非洲聯盟峰會日前在利比亞閉幕,會議決定將非盟行政機構「非盟委員會」轉變為「非盟權力機構」,並將增加非盟成員國在防衞、外交、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合作,朝非洲一體化目標踏出一大步。

非盟的前身是非洲團結組織,○二年才改組成非盟,這多少是受到歐盟成功例子的鼓舞,希望藉着一體化提高政治和經濟實力。但非洲一體化的阻力,卻遠比歐洲一體化為多;首先,歐洲一體化的開始,是源自幾個主要歐洲國家的共識,但非洲一體化,幾乎是利比亞強人卡達菲一手鼓吹。儘管他聲稱一體化有數不盡的好處,但實在沒有多少國家願意為人作嫁妝,捧卡達菲上盟主之位。

現時最反對非洲急速一體化的國家,正是經濟實力最強的南非和尼日利亞,以及其他非洲產油國。一體化意味着「有福同享」,自然是窮國獲益,富國就要照顧小兄弟,因此一窮二白的非洲小國對一體化躍躍欲試,南非等富國則絕無興趣跟窮兄弟分身家。

歐洲一體化的出現,最初並非着眼於經濟利益,而是為了達致永久和平。當年提出一體化的歐洲政界人士,乃有感於兩次大戰令歐洲變成廢墟,覺得只有打破國族藩籬,才可消弭仇恨與矛盾。

非洲國家並不像以往的歐洲國家那樣,經常互相開戰;非洲國家過去的武力鬥爭,主要是擺脫殖民統治,而在獨立之後,絕大多數的戰亂,都是源於種族問題的內戰,反而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較少,因此沒有歐洲那種透過一體化達致和平的動力。

現時非盟成立的權力機構並無實質權力,必須在得到全體非盟成員國的授權後,才能代表非洲國家處理相關國際事務;假如有某一個國家不同意,非盟權力機構便無法履行相關職責。這顯示非洲各國仍未願意犧牲主權,交出部分權力,接受非盟「中央政府」的制衡。

反觀歐盟各國則接納了多項統一的法律與經濟標準,願意服膺於大家商訂的原則,為整體利益而犧牲部分自主權。

然而,隨着金磚四國的興起,許多非洲國家也看到,由於大多數非洲國家經濟落後,國內市場狹小,單憑各自的力量根本無法應對全球化挑戰,只有走一體化的道路,非洲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