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康復了,但施手術的部位仍似「針拮」,令人困擾。術後疼痛維持三個月或以上,又找不到其他潛在成因,即屬術後長期痛症。香港大學麻醉科專家表示,術後長期痛症有機會因手術中神經受傷引起,每十名曾施手術的病人,便有一人出現術後痛症。患者可能痛到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甚至有藥物依賴,曾有病人因服食過多止痛藥導致胃出血。專家指出,除藥物外,行為治療及刺激神經系統的儀器都是改善術後長期痛症的方法。

專家指每十名施手術病人,便有一個出現術後痛症。(資料圖片)

張志偉(右)表示,手術後即時管理痛楚更理想;旁為陳智榮。

陳女士形容術後左邊肋骨仍有被針刺的感覺。

現年六十歲的陳女士,幾年前左邊肋骨長有肉瘤,去年六月施手術切開三條肋骨取出肉瘤。術後她曾痛到不能下床,出院後亦不時有神經痛,以致日常生活受影響:「咳嗽、急步行、傾偈傾耐啲都要按住傷口,做少少嘢都似畀針拮咁痛。」她因疼痛再求醫,胸肺科將她轉介至痛症診所跟進。她指食藥雖可止痛,但初期服藥後感到頭暈,需要調節藥量。

香港大學麻醉科學系名譽副教授陳智榮表示,術後出現長期痛症屬常見,通常涉及手術時切到神經線引致痛楚,以瑪麗醫院的長期痛症診所為例,約一成病人屬術後長期痛症。外國醫學文獻顯示,截肢手術後出現長期疼痛的病發率最高,介乎三成至八成半。另外,乳房切除手術、心臟搭橋手術或開胸手術的病發率亦高。不過,美國曾有統計顯示,僅四分一此類患者出現急性痛症時可充分紓緩。

藥物止痛有利弊

除手術中神經受傷,心理因素亦很重要。港大麻醉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張志偉說,病人太緊張,「心理上覺得痛啲」。若管理不善,病人有機會出現焦慮、抑鬱。雖然透過術前、中、後的「雞尾酒」藥物止痛,有助預防術後痛楚。不過,陳智榮提到,曾遇見很多病例因痛楚難耐,一次過服食過量止痛藥導致胃出血;小部分病人因長期服嗎啡,導致神志不清入院。他提醒患者不應過分依賴藥物,透過心理專家介入治療,或使用各種儀器刺激神經,亦是有效紓緩痛楚的方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