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行動雖然落幕,風波卻並未平息,在佔領中大出風頭的學聯面對火燒後欄的尷尬。有港大學生敦促港大學生會退出學聯,不論能否成事,起碼反映部分學生對「被代表」的不滿,對佔領失敗的反思。

說來諷刺,學聯以大學生及年輕人「代表」自居,發號施令,但「學聯不代表我」的聲音從未停止過。事實上,學聯主張特首「公民提名」直接選舉,本身卻是間接選舉產生;學聯口口聲聲國際標準,自己卻另搞一套;學聯批評政府黑箱作業,本身運作同樣是密不透風;學聯反對政治檢控,本身卻大搞「一言堂」,容不下持不同意見的學生;學聯喝令這個辭職、那個道歉,儼然正義化身,但佔領行動失敗了,學聯負責人卻繼續戀棧,根本是雙重標準。

政改方案見仁見智,這是很正常的事,即使有不少同學支持佔領,但不能否認有不少同學持相反看法。然而,學聯未經授權就一邊倒反政府,發動罷課及佔領,「民主霸權」暴露無遺,連同路人都看不過去。眾所周知,佔領行動的主角本來是佔中三子,到頭來三子淪為配角,學聯成了總指揮,掠人之美還不夠,還有人說對方騎劫學生,這不是倒打一耙又是甚麼?

最令人反感的是,學聯號召市民支持他們,卻說佔領沒有領袖,企圖推卸法律責任;學聯發動圍攻政總行動,惟負責人不是身先士卒,反而躲在安全處坐山觀虎鬥,又怎麼能令人信服?

佔領沒有推動民主,反而傷害民主,除了禍港殃民,甚麼目的都沒有達到。學聯無視政治現實,違背主流民意,甘當外部勢力的反華工具及反對派的炮灰,對佔領失敗實在難辭其咎。

己身不正,何以正人?經過佔領一役,學聯神功自破,光環喪失,不僅令無數市民搖頭嘆息,也遭到不少清醒的大學生唾棄,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