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經濟的世紀,人才奠定發展成敗,全球各地爭奪人才的激烈程度猶甚於吸引資金,其邏輯在於有才必可生財,有財卻未必可以吸才,故有「資金追逐人才」之說。

然而,對照香港的「吸財」項目投資移民以及「吸才」項目優才計劃,前者推行十年招來一萬八千多人,吸引近一千五百億元投資,後者推行七年只來了可憐兮兮的二千多人,當中還有不少是但求出入境簽證方便的「過客」,諸如藝人、運動員等,足證此地聚財不聚才,為長遠發展埋下重大隱憂。

事到如今,這樣說吧,香港經濟無法多元發展,人才短缺是主因之一,而無法吸引境外人才,恰恰又由經濟結構單調所造成。因為本港經濟過於依賴金融地產,欠缺多元發展機會,令境外專才望而卻步,以致陷入「經濟結構愈單調便愈難吸引人才,人才愈少便愈難推動經濟轉型」的惡性循環。

究竟是經濟結構單調導致吸才無功,還是吸才不力導致經濟結構單調?究竟應該先吸納人才來推動經濟轉型,還是先改善經濟結構來吸引人才?成為腦海中解不開的謎團,堪比那個有雞先還是有蛋先的哲學問題。

可見者,現在港產官僚拍腦袋拋政策,連引入基層勞工這種餿主意也提出來了,足證他們吸引高端人才已經黔驢技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