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一,又是市民發洩怨氣、對無能港府發出怒吼的時候。上街人數的多少,各方高度關注,這是對現政府施政表現的民意評分,是對明年佔領中環行動能否搞得成的預演,更是對梁班子身體是否健康的檢驗。一旦人數超過十年前的五十萬人,相信又有人要追隨董建華患「腳痛」。

高官一個一個走出來,表現出一副並不在意上街人數的姿態,恰恰是此地無銀三百両,證明他們心虛。港府最好求神拜佛:萬能的上帝呀,讓颱風溫比亞快點襲港吧,最好掛八號風球;無所不能的菩薩呀,請賜給香港一場黑雨吧,最好連下八個小時;憤怒的真主呀,求你賜給香港酷暑天氣,氣溫不能低於四十度。如果今日真是惡劣天氣,上街人數大減,港府也許可以暗自慶幸暫時渡過難關了。

然而,心水清的人都知道,現政府上台首日已有四十萬人上街,這是反梁基本盤。一年過去,梁班子濫竽充數,醜聞不絕,施政撞板多過食飯,所有的承諾都是無法兌現的支票,大話精形象深入人心,本來對梁班子寄予希望的市民也要造反了,他們將成為反梁生力軍。退一步說,就算沉默的大多數未必用激烈的示威方式表達不滿,上街人數最終沒有五十萬,也不代表港府雨過天青,幸免於難。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對民怨滔天,港府不是查找不足,下罪己詔,反而怪罪正義傳媒為民喉舌,亂點火頭。過去,昏庸皇帝及奸臣為迫害岳飛,連發十二道金牌;如今港府為迫使敢言傳媒噤聲,連續十二次以收到「投訴」為由作出滋擾行動,所用的都是「莫須有」罪名。新聞自由是港人珍而重之的核心價值,港府打壓正義傳媒,就是與五百六十萬讀者為敵,落到眾叛親離的地步,可謂咎由自取。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任何與民為敵的政權都不會有好下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