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拉布旨在拉倒泛民
人們大多喜新厭舊,大部分事物,頭一趟會覺得新鮮,第二次已覺得沉悶,第三次就會反感,對在立法會上的拉布行動,亦定必會作如是觀。
嚴格來說,不少市民未必數得出激進派議員總共開展過多少次拉布行動,總之他們就憑依稀印象便會遽下判語:「泛民嗰班友仔,係又拉布,唔係又拉布,一味搞事,邊係做嘢o架!」
其實,在立法會大會上,大型的拉布行動開展過幾多次?問題是,既名為「拉布」,則必定曠日持久,加上激進派的議員將「拉布」二字常掛口邊,因而特別容易讓人產生錯覺,就是拉布這種抗爭方式進行過很多次。所以,這些激進派議員已十分成功地將這種方式「用臭用爛」,每多用一次,就多添市民一次反感。
但這批議員很可能也是最有智慧、最有策略部署的一批。他們固然不會不明白箇中的利害關鍵,但他們明知如此,仍要堅持如是,說不定有更深層的原因。要知道,有不少市民未必能弄得清泛民議員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有部分更會將對議會搞事者的不滿,一股腦兒地宣洩在泛民所有議員身上。所以,日後在選舉路上,泛民會愈走愈艱難。
總之,這些激進派議員,在議會上,視建制派為敵人;但在選舉上,則視其他泛民議員為敵人。至於誰才是他們的真正敵人,還不夠明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