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清新雋永:有責無權

  • 香港公共圖書館經歷由市政局、康文署以至區議會管理,圖書館亦由過去借閱為主,變成在館閱讀和電子化的新方向,無論如何轉變,圖書館系統永遠是城市中文化設施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八年起,地區層面的圖書館設施已交由區議會共同管理。但目前區議會能參與的範疇,只限於運用區議會撥款改善圖書館的設施和舉辦更多鼓勵市民閱讀的推廣活動,康文署圖書館館長每次出席區議會,循例匯報使用人次,要求撥款維修圖書館損毀的地氈和更新電腦系統,只能觸及雞毛蒜皮的事情,有關圖書館管理和長遠發展一概免談。

    《香港公共圖書館二○○九至二○一八年策略計劃》是康文署諮詢圖書館諮詢委員會,把他們的建議和政府回應歸納後編輯而成,內容包括制訂長遠發展策略計劃;增加圖書館設施和延長圖書館開放時間;透過優化圖書館館藏,推廣閱讀風氣和終身學習,舉辦更多文化活動和善用資訊科技,進一步改善公共圖書館服務。這麼重要的發展文件,區議會作為與康文署共同管理的夥伴卻沒有被諮詢。

    最離譜的是,圖書館諮詢委員會委員並沒有區議會代表,市民誤以為區議會負責管理圖書館,但實情是區議會負責出錢、出面「孭飛」,卻無法參與實際的運作與長遠發展,這種有責無權的運作體制,對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甚為不利。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