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香港營:香港是福地深圳是腹地

  • 現時的香港,不論住宅、商業還是其他產業,皆急需可供發展的土地。樓價高企讓青年人對未來沒有信心,租金飆升已經阻礙到經濟發展,甚至威脅市民的基本生活。在天水圍,有西醫、牙醫的診所因為租金的升幅太大而停業,例子不勝枚舉,發展新界東北的新市鎮刻不容緩!

    有反對的聲音指該計劃要將新界東北變成深圳的後花園,不但毫無理據,更何況,若因猜測而要將籌備多年的計劃擱置,不僅枉費過往數年的心血,更會令香港本身的發展停滯不前。

    百多年的社會變遷,歷盡危機與轉機,務實的香港人絕對可以以開闊、包容的心態去迎接任何變化和挑戰;我們應該有此自信:香港是塊福地,而深圳就是香港的腹地。

    回歸十五年,香港與內地來往愈見頻密是既成的事實,今日香港街頭可以聽見更多普通話的聲音,也有許多香港人北上休閒娛樂、工作、求學和投資,在內地置業及居住的港人亦逐年增加。

    目前,每日約有二十七萬港人由香港前往深圳,其中不乏在內地返工而家在香港之人,有的更須日日來回中港。新界東北的開發如能增加住宅單位的供應,也可以給那些往返中港的打工者多一個居住的選擇,減少車資和時間的耗費。

    背靠祖國,內地的支援對香港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縱觀動盪不安的世界版圖,自然災害不斷、金融危機不時襲擊,恐怖主義、民族衝突來勢洶洶,而香港依然和平繁榮,立足這塊福地,背靠祖國,面向海外,正是香港不可替代的競爭力。儘管內地與香港之間仍存在矛盾、障礙和文化差異,我們可擇其善者而從之,善用背後的資源和力量,使中港融合朝兩地皆可獲益的方向發展。

    然而,無論是對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質疑,還是反國民教育行動,含「中國因素」的社會議題總會引起一部分人的抗拒,有人認為,國民教育是赤化香港、是洗腦;發展新界東北是將香港變成「深圳後花園」或「雙非富豪城」,完全無視政策本身的目的和內容,想像力豐富得令人咋舌。

    香港人是否因為一些莫須有的幻想而故步自封,拒絕所有創新的機遇與可能性?因為得不到即時的利益和優惠就拒絕一切長遠規劃和發展?香港切不可因噎廢食,以為是捨棄糟粕,怎料卻拋掉了精粹。

    周伯展 眼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