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蘋果抹黑令人不滿
新青年論壇就《蘋果日報》昨天關於本會的報道嚴重失實,現作出澄清。新青年論壇作為一個鼓勵青年參與公民社會的團體,舉辦多次台灣及美國觀選活動、青年政策研究等。《蘋果日報》有關報道純屬選舉期間之抹黑行為,本會深表不滿,將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壹傳媒台灣印刷傳媒業務磋商賣盤消息傳出,不少台灣青年讀者扼腕浩嘆,本土大報的讀者卻額手稱慶。兩種態度既印證《蘋果》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也反映營利為先的辦報方針對社會之影響。
聳動標題,血腥照片;逸聞霸佔頭版;圖像、圖表代替文字,虛擬動畫來重構事發經過等,這些俱為《蘋果》在台獲利的法寶,也是為人詬病的原因。雖有人稱《蘋果》「狗仔隊」式採訪有效揭露黑暗,可其辦報手法所致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堪設想的:煽情的報道渲染色情暴力;圖像化迎合對文字缺乏耐性的讀者,使青年人讀寫能力日趨下降;侵犯他人私隱成風,社會整體道德水平下降;以動畫虛擬新聞,違反了只報道事實的守則。
而《蘋果》甫登台即採低價促銷策略,最終迫使台灣媒體界於惡性競爭中趨向「蘋果化」。當媒體這個第四權為迎合大眾口味而缺乏獨立、批判思維後,便淪為利益集團互相攻訐的工具,謾罵不斷,這種言論自由孰好孰壞必須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