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鐵筆錚錚:只做了半件好事

  • 香江保釣船和保釣英雄從釣魚島返回香江,特首梁振英並沒有到碼頭接船,沒有參加香港市民的有關活動,這令他失去了一個在政治上加分、提升其管治威信、爭取民意支持的大好機會。梁振英素來重視民意支持,從競選特首到上台施政,都不斷落區聽取民意,都把民意支持掛在嘴邊,今次有這麼一個大好機會而放棄,外人多數猜測他是有「不得已」之苦衷。然而,民意是不理會他有甚麼苦衷的,而所謂苦衷,正是要政治人物「自我接受考驗」的東西,要由他們自己面對和解決,你解決得好,就能在政治上加分,解決不好,就只好減分。

    「八一五保釣事件」發生後,梁振英第一時間召見了日本駐港總領事,表明和北京一致的立場,要求日方釋放被其「非法拘押」的香港保釣人士。作為香江特首,梁振英的舉動出乎許多人意料,因為印象中「對日交涉」屬於國家外交層次,香江特首是不會也不應出面的。然而,今次事件關乎香港市民被日方拘押,香江特首有所表示、出面救人也是在法理情之中,只要得到中央的首肯就不是問題。梁振英第一時間「辦好」了法理情,得到香江市民和輿論的歡迎,大家紛紛讚好。

    毛皇帝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在「八一五保釣事件」問題上,梁振英只做了半件好事,開頭不錯,收尾不行,非常可惜也。也許是北京「不讓」所致。

    「八一五保釣事件」在中日政府和民間都引發了一連串強烈反應,在政府層面,中日似乎都不想「事件擴大,沒完沒了」。梁振英身為特首,若去碼頭接船接人,朝廷會擔心讓倭寇感覺受到「挑釁」,有違「息事寧人」之方針也。

    柳太極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