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微言古今:以退為進 底定大勢

  • 第八次「陳江會」在台北簽署歷經兩整年協商的《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此事總算有個結果,但本次會面氣氛相當冷,陳沒有發表以往熱情洋溢的公開談話,何耶?無非因兩岸協商難以為繼,陸方欲進入政治性議題,台方卻不願。促進兩岸關係之升級,陸方顯是主動方,之所以不能推展,事關陸方之策略。陸方始終要和平「統一」台灣之心是天下皆知,怎令台人心動?

    類似但程度大不同之情形亦發生於中港關係上,「國民教育」風波清楚反映港人民心之未回歸。

    中國號稱「單一制」,而非聯邦或其他形式之政體,是否應適用於台港二地?按此標準,「一國兩制」架構究應怎定位?

    撇開形式,從實質看,緊掌大陸政權之中共從未亦無意管治台港。若套用中國歷史的模式,大可視台灣如朝貢國,在有一定之儀式關係下承認其自立之實體地位;待港則如冊封的藩屬,不干涉其內政。若以近代概念論,對台是似國協或邦聯,對港則似聯邦。美國是聯邦制,除國防、外交、國籍、聯邦稅等特定全國性範疇外之事務,全由各州自主,總統不指派也完全管不到各州長;法律亦分聯邦法及州法,各有其法院系統。香港不必向中央交稅,論自治的程度,是更超過聯邦。

    以退為進,當可令兩岸三地之大勢底定。

    盧卡爾 美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