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急事緩辦拆國民教育炸彈

  • 近日有兩項由學術機構進行的民意調查,不約而同出現結果與認知存在巨大落差的奇特現象。過去一個月飽受大宅僭建、管治團隊有問責官員辭職等負面消息困擾的特首CY梁振英,民望竟然不跌反升;最新的十大立法會議員排行榜則顯示,大多數上榜的議員,並非比較知名度評分上升了幾多個百分點,而是誰的評分跌得較少,勉強維持在排行榜的前列位置。

    本欄較早前指出,部分傳媒報道CY管治團隊落區親民騷,刻意突出抗議、衝擊會場部分,向市民傳遞落區騷不受歡迎,所到之處盡是鬧哄哄的場面,營造CY任特首不得民心的印象,管治團隊與出席市民理性對話,聽取民意的另一面則刻意略過。事實是這些主要由電子傳媒和反對派同路人傳媒扭曲的片面報道,並不反映落區騷的全貌,比對近日有關CY與十大立會議員的民調結果,再次證明受訪市民有自己的衡量尺度,對政治人物形象的認知度,並不會隨着傳媒報道起舞,甚至反對派傳媒不斷醜化CY形象的報道,反過來凝聚了「梁粉」的支持。

    以同樣的認知看待近日的反國民教育風波。表面上,在反對派同路人傳媒鼓動,一些教育、家長團體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抗爭活動,把國民教育與所謂洗腦教育畫上等號,主流民意已形成一股反國民教育怒潮。

    本來,九月新學年開始,在小學試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是前朝煲呔曾政府的決策,CY管治團隊甫上場,反對派馬上自動轉帳,炒作議題,把國民教育與「港共治港」畫上等號,CY管治團隊接了個施政炸彈,名副其實前人作孽,後人遭殃。

    連日來,CY管治團隊忙於撲火,礙於政治現實考量,既不能全盤否定國民教育的價值,又要避免火燒身,操作難度頗高,在反對派與同路人團體互相呼應配合之下,塑造主流民意反對在小學推行國民教育,但細看發聲的所謂持份者,來來去去就是那幾個的一把聲音,在同路人傳媒瘋狂炒作之下,假議題也變了真有其事。

    政圈中人說,觀察CY管治團隊連日來對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回應,倘若在現階段同意押後,等於讓反對派癱瘓政府施政的預定目標得逞,政府目前的「退場」機制,只能強調國民教育純屬試行,未來可以檢討內容,以急事緩辦手法降溫,再逐步優化教材內容,至於三年後是進是退,相信很大程度要看到時CY政府的民意支持度而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