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風波罪在曾政府
【議會組報道】德育及國民教育引起的爭議愈演愈烈,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近日緊急召見教育局官員「照肺」及協助該局拆彈。行會召集人林煥光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暗批上屆政府監督不力,資助有違當局指引的教材出版,令不少市民對整個學科產生誤解,實屬不幸。
林煥光強調學校有權揀選甚至自製國民教育科教材,不應單單因一份立場偏頗及不合格的教材,就推翻整個學科或誓要重新諮詢,「唔應該以偏概全,將個BB連埋啲污水一齊潑出去。」他建議教育局加強監督及資助更多機構製作多元教材,以釋學校、家長及學生疑慮。
有團體發動於周日上街,反對在九月新學年於小學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曾任教育署署長的林煥光透露,多名行會非官守成員非常關注有關爭議,近日邀請了教育局相關官員非正式會面,經詳細了解後,發現部分市民對教材的質疑其實是基於誤解,以為早前被揭立場偏頗的一份國民教育教材(《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中國模式》),所有學校都必須採用,而且會於九月在全港所有小學硬性推行。
林煥光強調,實情是當局與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制訂的課程指引,清楚訂明該學科須培育學生獨立思考和明辨是非,學校有權揀選甚至自製教材,例如天主教辦學團體日前就表明會這樣做。
毋須押後推行
對於外界質疑該份教材是由政府資助及批評政府選擇性資助,林煥光直斥有關當局確有不足,他說:「你資助咗某機構製作教材,有無做好品質管理、睇吓個成品有無違反當局指引呢?我就覺得呢份教材明顯不合格。」
問及當局應否押後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及重新諮詢,林煥光反駁,該學科已醞釀多年,經過四個月諮詢及收過過千份意見書,「唔係石頭爆出嚟」,況且現在並非要於九月立即全面硬性推行,有三年開展期供學校選擇和熟習,「對任何政府政策嚟講,試行三年絕對唔係短」。他強調市民絕對有權上街表達意見,今次爭議對完善該學科亦十分有用,惟希望反對者看清楚當局的政策和指引內容後才下定論。
此外,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重申,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並非洗腦,學校有權不立即於今年推行,毋須用罷課等手段表達意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亦於該局網誌澄清,課程指引已訂明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不打分、不排名次」,不設公開考試或呈分制度,因此不會對學生派位升學構成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