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鐵筆錚錚:唐營曾朋友報復成功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CY「重組政府架構」草案在立法會優先審議建議,以一票之差被否決,致使CY無法率「五司十四局」大員在「七一登基大典」上齊齊亮相。這雖然遠遠不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但CY觸了一個大霉頭,遭到一次大挫折是毫無疑問的。

    導致今次梁振英「登基」受重創的是立法會中的建制派、保皇黨中的「唐營鐵桿兒」和「曾朋友」,他們中有九人在投票時或失蹤或倒戈,令本來處於少數的反對派成了贏家。投票結果宣布時,反對派議員一片歡呼聲,而那些在場或不在場的「唐營鐵桿兒」、「曾朋友」又何嘗不是心花怒放?他們的開心程度恐怕絕不在反對派議員之下也。

    梁振英當選特首後,立刻宣布從此沒有競選時的「唐營、梁營、何營,只有香港營」;跟住,朝廷也發出指令,要「大和解」、「大團結」。那一陣子,CY也奔走於「唐營」、「何營」,貫徹落實「大和解」、「大團結」。

    代表「何營」的反對派,當然不會和CY「和解」,更不會和他「團結」,而是一如既往的充當反對派角色。而「唐營」因受制於建制派、保皇黨的「政治立場」,一向要「聽命於朝廷」,不能不做些表面工夫,擺出與CY和解、團結的姿態。當然,一些「鐵桿兒」人物、一些「曾朋友」則連這些姿態也懶得做的,他們只是在大面上不再公開和CY「過不去」,背地裏則尋機報復,務必要令CY難看,務必要給CY拆台,更何況他們中一些人還和CY有私怨。

    今次,他們算是報復成功了,不但報復了CY,而且報復了支持CY當特首的朝廷;不但令CY難看,也令準備御駕香江的今上難看,朝廷駐港機構也要被中央「問責」。追究起來,此事可大可小也。

    柳太極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