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學童着睡褲返學
【本報訊】跨境學童逼爆北區。不少上水區受歡迎小學惟有用僅餘叩門額,優先取錄被派往跨區上學的本區學童。有上水區小學校長直言,跨境學童近年大增,但有關學童語文水平和生活文化與本地學童有差異,如有跨境學童連簡單的英文字母也不懂、習慣亂拋垃圾等,甚至有男生在冬季短褲校服內加穿睡褲保暖等,故校方需為跨境學童及其家長特設適應課程,並需增購長途電話卡用於聯絡學童家長,以協助跨境學童盡快適應本港校園生活。
購長途電話卡聯絡家長
上水惠州公立學校僅設十多個叩門額,但昨日已派出三百份叩門申請表,並即日收回六十份,該校校長陳紹鴻預料,今年叩門人數將增加。他又指,現時該校的小一及小二,約有逾兩成屬跨境學童,由於跨境學童與本地學童居住環境不同,故語文水平及生活文化亦有差異,如部分來港升小一的跨境學童,從未學過英文字母,英語水平普遍較本地學生低,故校方去年起將五班英文課分為七組教學。陳紹鴻又指,校方會為跨境學童及其家長安排入讀為期兩天的適應課程。學校又每年要額外花近七千元購買長途電話卡,供老師電話聯絡身處內地的雙非學童家長。另外,位於上水的鳳溪創新小學明日才接受叩門申請,但校長李淑賢表示昨已收到近二十名家長查詢叩門資料。


失望落淚
林太(港人家長):「點解我哋住喺上水,就唔可以喺上水讀書?要小朋友去大埔咁遠讀書好慘,係雙非搶咗香港人嘅志願。」

劉太:「特登搬過嚟九龍城校網,無諗過派咗去黃大仙區學校。」

葉太:「我哋住喺上水區十幾年,但依家被派咗去粉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