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求其注藥量超出九倍

  • 【本報訊】醫護人員錯手兼睇漏眼,「超額」配錯藥物分量予病人!醫院管理局最新一期《風險通報》指出,一名心跳過快病人每小時內獲處方超出九倍的抗心律不齊藥,藥劑師指過量配該藥嚴重可致心衰竭。另亦有六宗涉及處方過敏藥物的個案,當中兩宗都屬醫護人員「睇漏眼」所致,藥劑師要求醫院在高風險病房增臨床藥劑師協助核對藥物。

    今期《風險通報》共錄得二十一宗藥物事故。一名病人受刺激心跳過速,先要注射一百五十毫克胺碘酮,再獲處方六百毫克胺碘酮供二十四小時注入體內,即每小時平均注入二十一毫升,但醫護卻將六百毫克的胺碘酮於三小時內注完,追查後發現醫護錯誤調校注入儀器,致每小時平均注入二百一十毫升,較原藥量超出九倍,亦較正常分量高三倍。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短時間內注入高劑量藥物,有機會令病人心跳減慢,血壓下降,或回復心律不齊,估計有醫護人員不熟習使用注入儀器。

    至於六宗處方過敏藥物個案,一宗涉及護士沒看清病人藥物過敏記錄,處方盤尼西林類抗生素,另一宗涉及外科醫生及麻醉師沒覆核病人藥物記錄。崔俊明認為事件反映醫院應加強病房或臨床藥劑核實制度,公立醫院應在高風險病房如癌症、深切治療部病房,每三十張病床添一名藥劑師,協助核實病人的藥物記錄,手術室亦應有藥劑師把關。目前瑪麗醫院等大院的部分病房有藥劑師覆檢藥物記錄,但仍有改善空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搵樓18即睇最新樓價走勢、最全面地產新聞及筍盤情報

    醫院藥房每日服務眾多市民,嚴謹的藥劑師覆驗制度可引入病房使用。(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