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北京終於等到「這一天」

金正日突然去世,南韓和日本加強戒備,其實需要戒備的是北韓:平壤既要防止內亂,也要防止美國突襲。就像毛澤東去世,解放軍立即一級戰備,所有部隊歸營,防範突發事件。然而,毛澤東的去世,歷史已證明為中國帶來改革開放的契機;如今,北京雖說不出口,但心中也會認為金正日之死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筆者知道,北京智囊談及北韓問題,都說過要等「這一天」,僵局才能打開。「這一天」,就是金正日仙去。金正日身體不佳是公開的秘密,但是,○八年金正日中風,前往急救的是法國的醫生,而不是「用鮮血凝成友誼」的中國的醫生。這一個小小的例子,充分凸顯中國與金正日政權的矛盾。

事實上,北京現政權與金正日在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上存在嚴重的分歧。最為突出的問題是,金正日堅持發展核武,中國堅持要求其「棄核」。金家需要北京支持,虛與委蛇,表面上同意召開六方會談,實際上運用「拖字訣」,結果是金正日進行過兩次核試,並為北韓留下了核武。其次,在意識形態上,金正日雖然多次訪問中國,並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成果「震撼」,但心中指摘北京走資本主義道路,每次訪問回北韓又依然故我,遲遲不開放大門。北京專家講,北韓實質上才兩千萬人口,稍為開放一下,經濟就活了,不至於連飯都吃不飽。不過,北京還是很有耐心,逐步等到金正日開門;而金正日則希望北京無償援助,胡錦濤吸取了過去援朝援越的教訓,堅持用商業原則運作,這也是金正日不滿北京的一個原因。

金正日之死帶來改革機遇

金家世襲王朝也是北京所不能同意的。中共認為這既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也有違歷史潮流,為北韓政權穩定埋下炸彈。但是,胡錦濤採取現實主義的原則處理這個問題,金正日在世時,他就表明支持金正恩接班;金正日離世後,胡錦濤到朝駐華使館弔唁,中共中央唁電表明支持金正恩「領導」。北京明白,當前北韓的穩定,寄於金正恩這個「八十後」身上。

金正恩被定為接班人後,曾強調「糧食比子彈重要」,北京認為這是他與金正日不同的新思維。無論如何,北韓內外交困的現狀,迫切需要改革,就像文革後的中國一樣,金正日去世,「一張白紙」的金正恩上台,必然帶來改革的歷史機遇。關鍵是,北京要抓住這個機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