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識攻略:為新聞自由反思
亞視誤報江澤民死訊,除新聞界公信力被狠摑一巴掌,更引起新聞自由是否受干預的質疑。其實,近年傳媒界屢見波譎雲詭,如李克強訪港的限制採訪風波、空降政務官「監控」港台及警方限制消息發布數量等,新聞自由根基是否已搖搖欲墜?
Q:為何社會大眾如此關注亞視誤報事件?
A:基於廣管局規定電視新聞媒體需保持政治中立,故市民傾向相信電視新聞,認為畫面片段都很準確,因此亞視被證實誤報,令人驚愕。其次,誤報事件涉及著名的前國家領導人,更能引起不同年齡層市民的好奇心,若今次屬於被誤報死訊是不知名人士,未必引致如此大回響。
Q:基於商業因素,新聞媒體都期望成為揭露真相的第一人,這種競賽如何破壞新聞的準確性?
A:自古至今,新聞媒體都有如競賽。現今社會互聯網發達,消息來源比以往多,鬥快更是在所難免,但不等於會增加誤報可能性,因為新聞工作者會遵守查核新聞消息的大原則,誤報只是因為疏於搜證,違反新聞操守而致。
Q:近年民調反映傳媒公信力下降,傳媒有何方法提高市民對新聞的滿意度?
A:新聞自由可貴在百家爭鳴,讀者有選擇,但香港大量免費報章湧現,他們為了取悅讀者,更一面倒走資訊娛樂化路線,缺乏多元性,也因過分着重圖像,忽略以文字詳細披露事件,資訊變得粗疏,公信力隨之遞降,故要提高市民對新聞的滿意度,應建立各家特色,吸納志同道合的讀者群。
延伸思考
1.獨立媒體、民間記者是否需要有新聞操守和受規管?
A:任何消息發布者都應有新聞操守,因為只要自律查證新聞虛實,準確發放訊息,政府就再無藉口去收緊新聞自由。即使只是上載短片,也需保持操守,否則會演變成網絡欺凌,對人造成傷害。此外,不管是傳統傳媒,還是新興媒體發放方式,都不應受到規管,因為受箝制是不會有真相出現。
2.香港新聞自由接二連三遭受干預,是否反映新聞自由正在倒退,還是社會愈來愈不相信傳媒?
A:自回歸以來,香港的新聞自由明顯倒退。港英政府對香港的傳媒生態、宗等都採放任政策,但回歸後,特區政府不少行為都反映要干預新聞自由,例如質疑《頭條新聞》應否用公帑唱衰政府,空降政務官鄧忍光做廣播處長,令人質疑港台的立場會否受政府干預。

梁家榮突變臉玩殘立法會 2011/09/20
議員促查亞視干預新聞部 2011/09/07
廣管局查王征亞視角色 2011/08/02
亞視管理層被指干預新聞自由 2011/07/12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