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心三員工一死兩傷
- 母睹愛女全身燒焦
- 「男朋友害死你」
- 未獲公屋先喪命
- 夫妻同死貌難辨
- 巴籍漢客死異鄉
- 兩縱火狂魔曝光
- 市民獻花灑淚慰亡魂
- 消防動員超標否認歎慢板
- 周一嶽做騷惹恥笑
- 市民烽煙鬧爆食署
- 唐樓貨倉引奪命火
- 兩歷火劫壽星B病房慶生
- 鏈鎖後梯劏房情侶險喪命
- 覆診推遲獨居婦捱餓兩日
- 傷者靠人工肺保命
- 太陽報愛心基金 東方日報慈善基金 捐款專戶助死者家屬
- 遺屬每戶獲27萬元善款
- SUN熱辣:《太陽》《東方》早預警 政府只當耳邊風
- SUN熱辣:食署門面工夫靠害市民
- SUN熱辣:排檔貨易燃遇火速蔓延
- 智障清潔工燒巴士感化
- 祝融無情官卸責 曲突徙薪待何時
- 烽火台:曲突徙薪
- 如刀集:政治觸覺
- 王菲合十誦經哀悼火劫冤魂
- 傷亡慘重 同「星」一哭
- 善心不甘「后」人
- Jeana望保留排檔重現「食」力
- 高海寧擔心阿媽開檔遇險
- 雷凱欣焗住危險劏房
政壇:小氣候:奪命火政府轉移焦點卸責
旺角花園街奪命四級火經一日一夜發酵,儘管特區政府努力善後,始終掩蓋不住沒有妥善管理排檔的責任,輿情矛頭開始聚焦至負責相關政策範疇的食物及衞生局,以及具體執法的食物環境衞生署。這隻導致重大人命傷亡的黑鑊,性質有別於不可抗力的非人為意外,而是相關責任部門敷衍塞責演成的一場人禍。
特區政府應對這場觸及管治能力的重大危機,不斷轉換焦點,擴大責任承擔的層面,拉區議會落水,力圖避免追究責任的壓力,全部聚到相關政策局和部門身上。不錯,煲呔曾這兩天一再承認針對花園街排檔進行的改善措施做得不足夠,但他一再強調的重點,着眼於未來如何徹底根治火警隱患的善後工作,絕口不提責任承擔問題。
這套把戲,是特區政府危機管理的一貫公式,引導輿情焦點落到亡羊補牢的措施,輕輕帶過責任問題。不過,輿情的走向顯然與政府心戰目標背馳,社會上要求追究部門缺失的聲音此起彼落,理由是花園街排檔早於去年十二月已曾發生波及附近樓宇的火警,事後食環署、消防等部門也擬定了連串改善措施。結果證明,一年過去,改善措施不是形同虛設,便是落實不足,種下今次奪命大火的禍根。
地區人士說:食環署執法力度不足,坐視排檔違規經營,難辭其咎,但深層問題是孰令致之?何以食環署整治地區環境流於形式?推源溯始,正是食環署自己管自己形成的惡果。
在二○○○年之前,香港特區的環境衞生和文化康樂事務,統歸由直接選舉產生的兩個市政局監管,屬下的兩個市政總署,須向兩個市政局負責;二○○○年老董殺局,兩個市政總署合併為食環署,擺脫了受兩個民選市政局監管工作的傳統,名義上改由食衞局領導,實際上就是自己管自己。近年食環署多次爆出紀律問題,員工蛇王、疏忽職守屢見不鮮,是員工缺乏有效監管的典型症候群。一支紀律渙散的執法隊伍,試問如何有效率的管理地區環境?
地區中人說:這兩天由煲呔曾到官員,口口聲聲會同區議會找出根治花園街排檔火警隱患的方法,但區議會只是一個意見諮詢架構,不像以往的市政局,可以指令轄下的市政總署執行認定須優先處理的地區環境事務。政府今日突然這般重視區議會的意見,但由局長到部門首長,過去一年,又有多少人就改善花園街排檔環境問題,親自出席油尖旺區議會的相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