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奪命火政府轉移焦點卸責

  • 旺角花園街奪命四級火經一日一夜發酵,儘管特區政府努力善後,始終掩蓋不住沒有妥善管理排檔的責任,輿情矛頭開始聚焦至負責相關政策範疇的食物及衞生局,以及具體執法的食物環境衞生署。這隻導致重大人命傷亡的黑鑊,性質有別於不可抗力的非人為意外,而是相關責任部門敷衍塞責演成的一場人禍。

    特區政府應對這場觸及管治能力的重大危機,不斷轉換焦點,擴大責任承擔的層面,拉區議會落水,力圖避免追究責任的壓力,全部聚到相關政策局和部門身上。不錯,煲呔曾這兩天一再承認針對花園街排檔進行的改善措施做得不足夠,但他一再強調的重點,着眼於未來如何徹底根治火警隱患的善後工作,絕口不提責任承擔問題。

    這套把戲,是特區政府危機管理的一貫公式,引導輿情焦點落到亡羊補牢的措施,輕輕帶過責任問題。不過,輿情的走向顯然與政府心戰目標背馳,社會上要求追究部門缺失的聲音此起彼落,理由是花園街排檔早於去年十二月已曾發生波及附近樓宇的火警,事後食環署、消防等部門也擬定了連串改善措施。結果證明,一年過去,改善措施不是形同虛設,便是落實不足,種下今次奪命大火的禍根。

    地區人士說:食環署執法力度不足,坐視排檔違規經營,難辭其咎,但深層問題是孰令致之?何以食環署整治地區環境流於形式?推源溯始,正是食環署自己管自己形成的惡果。

    在二○○○年之前,香港特區的環境衞生和文化康樂事務,統歸由直接選舉產生的兩個市政局監管,屬下的兩個市政總署,須向兩個市政局負責;二○○○年老董殺局,兩個市政總署合併為食環署,擺脫了受兩個民選市政局監管工作的傳統,名義上改由食衞局領導,實際上就是自己管自己。近年食環署多次爆出紀律問題,員工蛇王、疏忽職守屢見不鮮,是員工缺乏有效監管的典型症候群。一支紀律渙散的執法隊伍,試問如何有效率的管理地區環境?

    地區中人說:這兩天由煲呔曾到官員,口口聲聲會同區議會找出根治花園街排檔火警隱患的方法,但區議會只是一個意見諮詢架構,不像以往的市政局,可以指令轄下的市政總署執行認定須優先處理的地區環境事務。政府今日突然這般重視區議會的意見,但由局長到部門首長,過去一年,又有多少人就改善花園街排檔環境問題,親自出席油尖旺區議會的相關會議?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