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青年吸毒難發現
【本報訊】吸毒者隱蔽性增加。禁毒處最新資料顯示,吸毒人士首次被發現的年期,由○八年的近兩年,延長至去年近三年,年期增幅約四成八。此外當局資料亦顯示,在自己或朋友家中吸毒的青年,亦由去年上半年只佔二十一歲以下人士總數的三成六,增至今年上半年的四成。有社工指,由於吸食K仔後的徵狀不明顯,加上青年時興趁家長不在時在家吸食,或利用劏房,空置公屋單位等吸毒,令家人或朋友需要更多時間去發現問題及尋覓專業社工協助,問題更棘手。
禁毒處資料表示,○八年至去年間,吸毒者首次被發現吸毒的平均年期,分別是約一點九年、二點一年及二點八年,反映被發現年期不斷延長。
「食K仔邊度都得」
有社工稱,吸毒人士尤其是青年的隱蔽性增加,主要因為吸毒模式改變,「以前就話的士高一齊食搖頭丸,依家食K仔,唔使工具,邊度食都得啦!」他指部分青年會合租劏房吸毒,若以五人共付三千元租金計,每人每月只需付六百元,「到佢身體出問題被人發現,嗰時已經太遲。」該名社工亦聽聞有人利用父母名下的空置公屋單位開吸毒派對。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朗中心負責人劉宏章表示,吸毒青年隱蔽性增加,其一原由是他們的父母多是在職,在家時間短,子女在家吸毒亦難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