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微言古今:文化傳承 取精去蕪

  • 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接受電視專訪,竟說歐盟注定要瓦解,因為南、北歐成員國的實力相差太懸殊,並說只有文化相近才能使幣制不同的國家融合在一起,否則無法持久。

    格老如此大膽之預測是準或不準未知,但他的洞見卻很有啟發意義,在中國的歷史也可找到不少類似道理的例子。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貫穿其中總會有文化上的決定因素。

    同是曾經的異族統治,元朝之所以短,清朝之所以長,後者的漢化程度遠超前者是最關鍵之不同,清朝不少皇帝精通國學。另外,五胡亂華時諸國之迭起迭落,不外正是文化太摻雜的結果。

    回到香港「一國兩制」之例,在中國歷史是非常罕見。本來,以香港比內地之小,為何能自成一制?內地之制若無問題,為何要讓香港保持不同之制?答案就在內地之改革開放,是要改掉毛時代極左之體制及文化。譬如過去要打倒中國的傳統文化,現在則要振興中華文化;過去批孔,現在則孔子學院建到全世界。最近內地發動文化體制之深化改革,其中目標之一無非是要順此方向持續發展。

    內地在改,香港也不應故步自封,應再接再厲發揮自己的長處,而非反過來一味向北看齊,既無益於內地,又損及香港本有之特色,亦有違「一國兩制」的真正精神。

    美國律師盧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