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香港價值繼往開來
「一國兩制」基本是對本港典章文化之尊重,而香港文化有何獨特之珍貴性?港人當應自知:
一、西化之前沿:近代中國根本就是一部對西化欲迎又拒的掙扎史,中共信奉之馬克思主義當然也屬西化一部分。香港有幸或不幸割歸執近代西方文明牛耳之英國,成為走在全中國之前的捷徑和門戶。不能否認港人被英國人百多年之洗禮,在法治化及國際化等多方面受益匪淺。
二、嶺南文化之傳統:香港位於嶺南之端,承繼了與北方中原大有差別之務實和開放精神。南宋時大批漢人南遷,再歷經明清兩代之鎖國時期,嶺南文化發展得相對進步。清末民初如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人才輩出,更先導了中國之現代化。
三、平和之經歷:中共建政時,估計全中國約五十萬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精英層,有三十多萬走避到台灣,部分到了香港,加上其他南逃之難民,令其時之香港人口激增,也為香港之後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成就打下基礎。同樣重要的是,在這二、三十年的冷戰年代中,港人能免於「三面紅旗」和文革等禍劫,身心未受重大之衝擊及斷裂,而可保持較平和均衡之狀態。
現在回歸了,中國也改革開放三十年了,香港的特性固然失色不少,但非蕩然無存,很大程度又須看港人有怎樣之自我認同、期許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