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身體語言大辭典:膽脂瘤可致腦膜炎
耳朵流出帶有惡臭的膿液、出現聽力下降、並感到耳朵脹痛等,除了是耳朵發炎的典型病徵外,也有機會是另一個較少人認識的耳朵毛病的徵狀——膽脂瘤。膽脂瘤是耳膜上皮細胞不正常地向中耳增生的瘤塊、當連接咽喉和中耳的耳咽管因感冒、鼻敏感等而功能失調,無法平衡中耳的氣壓,造成中耳反覆感染,便有機會形成膽脂瘤。患者早期會發現聽力變差及感到耳朵疼痛、但當膽脂瘤發展成囊腫狀,體積不斷增大,有機會令耳骨及其附近組織受損,不僅影響聲音的傳導,甚至造成耳鳴、暈眩、面部神經癱瘓等,若不予以治理,更可導致腦膜炎及腦膿腫。
手術切除根治
如果求診者懷疑自己患上膽脂瘤,醫生會使用耳鏡觀察耳朵內是否長有膽脂瘤,此外也會進行聽力測試以了解膽脂瘤對聽力的影響,及以電腦掃描了解耳骨有否受損,以決定病情及治療方案。早期患者會透過使用抗生素滴耳藥物以消炎,但由於膽脂瘤仍有機會繼續長大,引致併發症,所以手術切除是根治膽脂瘤的方案。醫生會先切除中耳後顱骨內受感染的氣房,令發炎及流膿的情況停止,對於耳骨受破壞的患者,則需要在術後半年至一年內,修補或置入人工耳骨以回復聽力,及觀察有否尚未清除的膽脂瘤組織,部分患者或需要定期接受檢查,以及早察現膽脂瘤有復發而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