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香薰釋微粒傷肝腎
【本報綜合報道】城市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會以香薰水療或在家中燃點香薰油減壓和鬆弛神經,但台灣一項研究指出,以香薰油按摩或燃點香薰油時,釋出的微粒會與空氣發生反應,演化成具刺激性的微粒,成為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懸浮微粒在精油按摩水療場所濃度,更較一般環境高十倍,這類微粒可刺激眼睛、鼻和咽喉,甚至令人頭痛、惡心,嚴重更會損害肝和腎。
台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當地兩間水療中心,量度利用香薰油按摩時產生的有機懸浮微粒濃度,發現以薰衣草、茶樹、薄荷、檸檬和桉樹油釋出的濃度最高。研究人員總結研究結果指出,香薰療法雖被廣泛使用,甚至成為流行的輔助治療,但接受這類治療時,室內空氣質素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研究人員解釋,以香薰進行治療期間產生的化合物,會與空氣中的臭氧起反應,造成具揮發性的化合物。當這些化合物降解時,會產生極微細的有機懸浮粒子,可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若水療按摩場所的設計和通風系統欠佳,更會大大增加這些刺激性微粒水平,故情況值得留意。
本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曾華德表示,身處於充滿香薰的環境,會令人的精神放鬆。人在無壓力的環境中,自然可減壓或消除因壓力引致的痛楚,但醫學界暫時未發現香薰本身的治療功效,而且香薰油可能含有化學成分,燃點這類油時,其化學成分會隨着溫度變化而改變,長期吸入揮發物,可能影響健康。若本身患有哮喘或肺部疾病的人更要小心,因呼吸系統吸入這些化學物可能會誘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