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提和平協議乃選舉操作

在台灣總統大選進入百日攻防戰時,藍綠都拋出震撼彈。繼蔡英文終於認同「中華民國」,表示「中華民國即是台灣」,馬英九也有所突破,不再避諱談政治議題。馬英九拋出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構想,但他表示要簽此協議還需有三項前提:「國家」需要、民意支持與立法院的監督。

馬英九一直強調兩岸交流需遵從「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原則,現在面對大選,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有優勢,更要有所強調,以與綠營區隔。但是,在上述三前提後還有一大原則:必須在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下才做。

有關兩岸政治議題,過往馬英九避之則吉,並一再表明連任後不會與大陸談政治議題,也不會觸及統一問題。但當下馬英九表示,提出先經後政,就是沒有排除跟大陸未來作政治對話,和平協議當然是其一。政治乃最大騙術,有人批評馬英九為了選票前言不對後語,但他似有伏筆,所謂兩岸簽和平協議,乃是未來十年可能發生的議題,他並未承諾在連任後一定會做,而且台灣仍未有共識,他自然難以跨海而去。由此可見,這張遠期支票不一定由他兌現。

馬英九拋出這個與過往承諾相左的議題,引起不同反應。綠營詮釋為馬英九將進入與北京協商統一的階段,但藍營強調,兩岸的未來是「不統、不獨、不武」,簽和平協議就是要確定絕對不統的局面;統派人士則欣躍,認為簽和平協議是強化兩岸政治互信基礎的關鍵,且能終止因內戰歷史所遺留的敵對狀態及政治定位問題。對此,總統府為此特別聲明,馬英九設定兩岸協商和平協議的三個前提,重點在於簽訂的「前提」而非「時間」,故大家稍安勿躁,北京也別以為鴻鵠將至。

區隔民進黨 吸中間選民

從選戰角度看,蔡英文提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其主張逐漸向國民黨修正,而馬英九的兩岸主張已缺乏想像空間,難以催票,所以才會提出如此前瞻性的議題,以區隔民進黨,並孤立宋楚瑜,更可吸納深藍,同時希望透過簽訂和平協議的訴求,追求兩岸永久和平,吸引更多中間選民。對國民黨來說,經濟、民生政績未如人意,惟有兩岸議題是其強項,馬英九適時提出,實乃選舉操作。

不管如何,推動兩岸商簽和平協議,應是未來總統能為台灣所作的最大貢獻。

江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