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衰過黑社會
一個公然「亂倫」,一個表現「爛仔」,堂堂香港特區立法會,竟然讓粗言穢語橫飛。如果孔子生活在今天,他肯定雙手掩眼,「吾不欲觀之矣」。
立法會搬到新政府總部後的首場答問大會,淪為語言暴力的表演場。議員黃毓民質疑曾蔭權提拔民望低落的林瑞麟出任政務司司長是「亂倫」──違反政治倫理;曾蔭權也非省油的燈,反指對方言行十足「爛仔」,並暗示對方是「黑社會」。
香港有黑社會,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如果有黑社會人士當選立法會議員,也不會令人驚訝。既然曾蔭權指別人是黑社會,就應該拿出證據,如他是哪個社團?哪個堂口?現任何職?如果曾蔭權講不出來,那就是誹謗,是要負刑事責任的。
更重要的是,目前香港法律是否禁止爛仔參選立法會議員?是否因為有人被指黑社會,就可以褫奪其公職?如果黑社會人士出任立法會議員不犯法,他可否出任政府官員以至競選特首?特區政府乃至北大人有必要予以澄清。
黑社會之所以為「黑」,是為了與白社會區別開來,所謂「黑白兩道」也,但事實上,黑白兩道是很難分清楚的。舉個例子,中共草創時,被國民黨指為「共匪」,儼然黑社會;不過,當中共奪取天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聯合國承認,國共雙方的身份就對調了,「一個中國」之下,北京政權儼然是白社會,而逃亡到台灣苟延殘喘的國民政府則成為黑社會。如果哪一天兩岸統一,台灣領導人可以在北京做官,至少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那麼身份又會改變,回歸到白社會。
黑白分明只是一個理論上的說法,現實之中黑白常常混淆,故有「顛倒黑白」之說。就拿曾蔭權及被指為黑社會的議員來說,哪一個更衰,市民自有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