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果金擴內地太遲

  • 港府昨在施政報告中宣布研究經年的長者回鄉安老計劃,落實「廣東計劃」、即把生果金計劃變相擴展至內地,但只限移居廣東省的本港長者可享每月一千零三十五港元生果金,預計數以萬計長者受惠,最快二○一三年下半年實施。不過,有立法會議員指,內地通脹持續加上人民幣不斷升值,港元更加「唔見使」,不少長者已回流返港,認為計劃已欠缺吸引力。

    東方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廣東計劃」讓移居廣東並符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在當地領取津貼,金額與目前生果金同為一千零三十五港元(折合約八百四十元人民幣),申請獲批後,長者可透過銀行過戶在內地領取全年津貼。政府解釋計劃只限廣東省,主要因長居內地的本港長者主要集中當地,若擴大至其他省份,恐引發旅居海外長者又應否享津貼的爭議。

    「廣東計劃」申請條件接近生果金,但要證明年居內地不少於六十天。

    根據社會福利署規定,申領生果金長者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申請前已連續居港最少一年,領取津貼期間每年居港不少於六十天,年齡介乎六十五至六十九歲長者則需經資產審查。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廣東計劃」基本申請條件與生果金相若,但長者豁免每年居港不少於六十天規定,相反要證明每年居內地不少於六十天。

    消息人士指,鑑於不少長者已在廣東居住一段時間,故在計劃推行初期,會有特別安排,豁免要求長者在申請前連續居港最少一年規定,但首次申請必須回港辦手續,提交相關證明包括內地居住地址等。計劃由社署負責推行,並物色協辦機構負責核實申請人的內地資料及協助續期申請等,而部分提出申請後不適應內地生活的長者,返港後仍可繼續領取生果金。

    錢又唔嗲唔吊,配套又唔嗲唔吊

    有內地傳媒在曾蔭權的記者會上質疑,計劃不斷將欠缺生產力的長者輸到內地,但內地年輕人則可透過家庭團聚等計劃來港,有交換之嫌。曾蔭權只表示,計劃是市民自行選擇,非政府強制實施。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形容計劃「錢又唔嗲唔吊,配套又唔嗲唔吊」,一千多元兌換人民幣後只得八百多元,認為計劃推行太遲,「早又唔做,啲嘢貴晒先叫人回鄉,乜嘢都遲過人,變得冇吸引力。」

    其他安老支援項目

    •增加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到戶服務名額,分別185個及1,500個。

    •增加護理安老宿位及護養院宿位,分別1,055個及857個。

    •為入住非資助院舍綜援長者增設每月250元補助金,預計3萬人受惠。

    •向資助院舍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增加補助金。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

    我們會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下附設新的『廣東計劃』,讓選擇移居廣東並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在當地領取高齡津貼,金額與本地高齡津貼相同。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

    本港人口老化危機迫在眉睫,但施政報告的安老措施多不能即時落實,難怪曾蔭權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被嘲為「死症報告」。

    「魔鬼」曾蔭權漠視社會訴求,否決推行全民退休保障。

    長者不滿曾蔭權任內的安老政策,昨在他發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前「贈興」。

    全民退休保障落實無望,基層市民的退休生活難有合理保障。

    施政報告內有不少篇幅均與安老政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