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最低工資好心做壞事?

  • 通識科補習老師 Dennis Yeung

    今年五一勞動節,最低工資法例面世,外界對法例細節爭拗不止,社會出現兩種聲音:資方反對立例,更以裁員做威脅;打工仔則盼望最低工資能改善生活質素。立例後,有人獲加薪,有人遭裁汰,傳媒不斷揭露黑心僱主出招逃避法例,究竟最低工資法例是否好事變壞事?

    Q:試解釋政府推出最低工資法例的優劣。

    A:新例的好處是令部分行業有即時得益,易請人,如保安業。不過,缺點更多,首先有僱主將加價壓力轉嫁消費者,增加管理費或商品價格。有打工仔寧選較輕鬆的工作,逃避勞動力大的工種,令部分行業請人難。有僱主利用陰招應付新例,如逼員工假自僱及無薪加班等,除破壞勞資關係外,更有僱員被解僱。

    Q:外界對最低工資立法討論不休,反映甚麼?

    A:首先反映勞資雙方的對立面,難達成共識。政府規定各行業劃一最低時薪,對部分行業不公平,引起大規模爭拗。政府在法例細節未清晰下就一刀切推行,僱主及僱員一時間無法接受,故不斷提出質疑。

    Q:部分人因最低工資立例而失業或遭剝削,甚至挑選工種,立例能否解決貧富懸殊問題?

    A:勞工市場應是賣技能,政府該做好再培訓,為市民培養謀生技能,而非用行政手段立例干涉勞工市場;低估其影響,無助市民脫貧。由於各行業有其計算工資制度,如今低技術工人獲加薪,或成僱主裁員誘因。加上不是所有僱主都為員工着想,因而出招剝削員工,最終保障不到僱員。

    以往港人以勤力見稱,但立例令人依賴,削弱拚搏精神。第三,勞資關係因薪金問題而遭破壞,各界唇槍舌劍也破壞社會和諧。

    延伸思考

    1.有人說,低技術、低學歷及工作經驗淺的「三低」人士,在立例後更難搵工,你有何意見?

    2.甚麼保障才令勞資雙方滿意?政府有否需要資助零售、飲食及中小企面對成本上升問題?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