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打長擊:遏制毒食品須用重典
內地毒食品充斥,已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黑心食品無日無之,防不勝防,政府再不正視,再不用重典,國民的生命將毫無保障。
北京一名年僅一歲半女童,日前吃過懷疑加入了毒性媲美砒霜的亞硝酸鹽的街邊炸雞後,嘴唇發紫,口吐白沫,兩小時後搶救無效死亡。天子腳下毒雞奪命,中國何處可教人吃得安心?真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月初,甘肅省平涼市發生毒牛奶事件,三十多人中毒,三名幼兒慘死。最終查明,這是一起人為特大投毒案件,是崆峒區柳湖鄉涇灘村村民吳某和一對夫婦合夥作案,他們因行業競爭產生怨恨並伺機報復同行。為報私仇,竟可以視他人性命如草芥。
另一宗道德淪亡實例:央視節目《消費主張》踢爆,上海一家食品廠涉嫌回收過期饅頭回爐再造、虛構生產日期,甚至違規添加防腐劑山梨酸鉀、色素檸檬及甜蜜素,炮製染色饅頭,冒充玉米饅頭,每日生產量多達三萬個。
黑心食品通街賣,網民痛斥當局執法不力;要為食品付出死亡代價,國家的生產力再高也只屬浮雲。有論者指出:「我們現在已經置身於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風險社會。風險不僅來自於人的活動和科學技術無法控制的負面後果,還來自於社會人心的被敗壞。任其惡化下去,風險何時轉化為危險,根本難以預測。」
在中國,製造毒食物的奸商無處不在,他們比恐怖分子更恐怖,簡直是閻王爺的化身。「食物基本有毒」,想命長久,自家養豬種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