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如刀集:讓病人家屬留院

  • 公立醫院不僅留不住醫生,護理人員也人手短缺,醫管局便預計大幅增聘護士。面對人力流失,沒人便請人,請不到人便提高待遇,又或讓技術、經驗不足的人員提早獨立處理病人。醫管局早慣了用市場法則思考,好比醫療資源不足,便只懂連年聘請顧問,研究如何醫療融資,渾忘了檢討現行的醫病模式。

    護士人才流失,固然與工作量及待遇相關,但因何工作繁重,又怎不考慮病房內的工作模式?大陸和台灣也是華人社會,但兩地醫院的普通病房都容許病人家屬長時間留院照料,家屬留院便幫忙病人的生活自理,多少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

    當然,本地習慣工作時無第三者在場的醫護人員,很快便能提出弊端,如影響病房其他病人私隱,增加病人甚至家屬的感染風險,可能干擾醫護正常工作等;況且病房如有剩餘空間容納家屬,不如多收病人。

    但有弊必有利,容許家屬留院,除了減輕護士的工作量,更能減少院內意外的發生,像如廁時滑倒等;家屬在旁亦有助穩定病人情緒,而且能親手照料病人,對病人及家屬都有正面影響;更重要是有機會讓病人了解整個治療過程,促進醫病溝通,增加透明度,減少醫療糾紛。

    醫病關係再不僅是醫護與病人間的醫療行為。當醫護治療病人時,他們面對的不止是病人,還有病人家屬,甚至公眾。醫管局既然無法讓護士人才留院,不如先考慮讓病人家屬留院。

    徐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