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今天空氣呵呵呵

  • 現代管理學提醒我們,盡量減少會議,可以提升效率。港府跨部門室內空氣質素管理小組為了實踐這個理論,自九八年成立後只開了八次會,對上一次數到○三年六月,直至審計署介入調查,最近匆匆開了第九次,讓「闊別」八載的袞袞諸公聚首一堂,互訴「今天空氣呵呵呵」,不能說不慳水慳力了。

    奇怪的是,會是開得夠少了,但辦事效率卻絲毫沒有提升。所謂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實施經年,成果乏善可陳,亂象數之不盡,投訴機制仍未設立,指引不具法律效力,空氣質素指標八年沒有修訂,檢定計劃猶如無人駕駛,簡單如提醒參與者續期的基本動作也懶得去做,結果,千個參與機構竟有四百多個退出。既然如此,管理小組還有甚麼存在價值?納稅人用高薪厚祿奉養這班無所事事的官爺,豈不冤哉枉也?

    公道點說,不能只怪管理小組,也要數數執行不力的環保署。○一年,環保署也來整色整水,在九龍塘生產力中心成立一個「室內空氣質素資訊中心」,惟公帑花了不少,宣傳基本欠奉,到頭來,資訊中心身處鬧市無人識,每周個人訪客只有不足兩人,卻又燈火通明,未見推動環保,反而浪費電力。

    咦,當局改善室外空氣束手無策,改善室內空氣又是一事無成,令小生十分好奇──到底環保官爺平時都幹些甚麼去了?莫非全部學似環保署那位鹹網署長的德性?看來,不只管理小組沒有存在必要,整個環保署都可以收檔了。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