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身體語言大辭典:小朋友吞蟲卵生蟲?
Q:囝囝食得很多,但不長肉,是否生蟲所致?
A:所謂的生蟲其實是指寄生蟲感染,常見有蛔蟲或蟯蟲等,通常是接觸過有蟲卵的物件,例如泥土或受污染的玩具等,並把蟲卵吞下肚。這些蟲卵進入身體後會孵化成蟲,在腸道內吸收營養及繁殖。一般來說,病人可能沒有任何特別徵狀,但若蟲量多就有機會引起肚痛,營養吸收亦會受到影響,而到晚上雌性的成蟲會爬到肛門附近產卵,令病人感到痕癢,抓癢時蟲卵可能藏在指甲縫,就會再次傳染自己或他人。
事實上,隨着社會的衞生水平改善,小朋友生蟲的個案已很少見,只是有些新來港的兒童可能在原居地受到感染,來港後驗查就發現有寄生蟲。
A:假如小朋友證實受寄生蟲感染,可以用藥物杜蟲,有些藥物可以一次過殺死成蟲及蟲卵,有些則只可以殺死成蟲,過一、兩個星期後再次服藥,就可以把所有寄生蟲殺死。這類藥物的安全性很高,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或影響。因此,若懷疑小朋友生蟲,可以化驗大便,屆時便會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