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爆恐慌 核電站洩「鈈」
- 五克鈈夠滅全人類?
- 放射物半衰期可達數十億年
- 法總統如期訪日 專家應邀救災
- 天文台涉隱瞞核塵飄港
- 天文台驗出空氣含碘131經過
- 網民轟天文台延遲公布
- 醫生籲勿過分憂慮
- 輻射飄到菲島越南
- 福島農夫死控核電站
- 日人搶購廁紙
- 釋強姦疑犯掀恐慌
- 甲蟲群襲黃金海岸
- 有毒輻射塵籠罩內地
- 食肆盼食品證書制挽客信心
- 先搬貨後檢測航運工會鬧爆
- 環團自組大亞灣監察會
- 福島壯士日發一樽食水
- 深圳人揚言返老家避難
- 華兩萬噸燃油援助日本
- 國泰減飛東京大阪名古屋
- 東京兩大熊貓延遲亮相
- 龍吟大地:北京難擋北韓三次核試
- 莫道輻射水平低 隱瞞真相可成災
- 喜多郎地震失摯友
- 王友良搞晚會賑災
- GaGa 25歲生日P吹氣公仔陪玩
- 戶田重頭劇收視史上最低
- 春菜愛煮飯送暖
環團:政府圖淡化風險
【本報訊】天文台過去數日的對外公布不斷強調「香港的環境輻射一直維持在正常水平」,呼籲市民毋須擔心,但事實是日本輻射塵經已襲港,但市民卻被蒙在鼓裏。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提醒市民要小心理解政府公布的輻射資訊,因當局一直對核安全問題掉以輕心,又常意圖淡化使用核能的風險,令公眾無法掌握實際情況,等同要市民以身犯險。
港府輕視核災害
綠色和平項目幹事古偉牧批評,即使天文台在空氣中錄得的放射性物碘濃度是如何低,亦應即時公布,不可剝削市民的知情權。
他直指,港府並不理解市民對核電的憂慮,常抱「升咗少少唔會即時影響健康」的態度去對待問題,又意圖用比喻例子去淡化使用核能的風險,但其實市民都很擔心輻射會長遠影響身體健康。
古偉牧又提醒市民要小心理解政府公布的輻射數據,因當局一般只公布本港的環境輻射水平,而未有提及空氣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質濃度:「假如將空氣入面的放射性碘比喻做燈泡,放射出的輻射量比喻做光,政府一直都只係公布燈泡放咗幾多光,但無講空氣入面其實有幾多個燈泡,令市民好難掌握實際的情況。」
古偉牧亦認為,港府是次核危機的應變處理表現完全不合格,原因是政府一直認為核電很安全,而從未想過會有核災難,更遑論是制訂核災難應變措施;因此港府是次在日本核災難事件上一直在亡羊補牢,而未能像英、美及法等國家,預先對日本的災情進行評估,並且向國民作出適當的預警。


環保團體批評政府對核安全問題掉以輕心。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