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是作秀就會有代價
內地最近流傳一個段子。段子說,「人代會上,總理說房價由地方負責。省長回去開會,說房價由市長負責;市長回去開會,說房價由區長負責;區長趕緊開會,說房價由街道辦負責;街道辦主任趕緊開會,說房價由居委會主任負責;居委會主任趕緊通知,請各樓長開會,沒樓長的盡快選……」
段子嘲笑的,是樓市調控中以上壓下的推托責任,實質則是百姓不信任官府,所謂官府的問責,就是擺個樣子給大家看看。問責喊得山響,樓市調控也有三輪,最終淪為「空調」,也沒聽說哪個官被問了責。
所以,對這類官場秀切不可當真。不過,這事有時還真由不得自己作主,因為官場總是不停地秀這秀那。前兩天,山西公布了二百六十個市縣紀委書記、組織部長的手機號及郵箱,說是要防止地方換屆中的不正之風,並言之鑿鑿地表示,這「絕非作秀」。
但有好事者不信,堅持不懈地逐個撥打手機,結果不算太壞,能打通的竟有四成。問題是,打不通的還佔近六成,這當中,有的是不接,有的是號碼不存在,有的是不在服務區,藉口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由此看,山西的這場秀還真有進步,畢竟不是徹頭徹尾的忽悠。但話音未落,山西方面又說,手機剛公布一天,與工作無關的電話就明顯增多,這樣下去難免影響工作和生活。言下之意,官員們以後恐怕不勝其擾,接聽電話早晚又要成為作秀。
確實,大家都是地方大員,工作千頭萬緒,每天花上大把時間接聽電話,有點得不償失。不過,既有承諾,事前就該有安排,大員不能親自接聽,總該安排專人負責,否則,有承諾無落實,不是作秀忽悠還能是甚麼?
反過來,想想為何打給這些官員的電話多,大概是政務難得公開,百姓也難得和大員直接對話,於是,質疑嘗試者有之,反映問題者有之,惡作劇調侃者也有之。如果官員都能和百姓貼身接觸,民情民意上通下傳的途徑多且暢通,誰還會沒事找事地撥打與己無關的電話?
所以,正是以往秀多了,現在不想秀了,才覺得累。這是秀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