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食水唔飲得
- 東日本農產地或淪廢墟
- 長期接觸易患癌生畸胎
- 核電站死灰復燃再冒煙
- 壯士回家不敢接觸妻女
- 爺爺膠袋密封孫兒防輻射
- 東電社長蹤杳一周疑卸責
- 涉谷2000人反核大遊行
- 屍疊屍魚蟹爭噬
- 巨浪勁過南亞海嘯
- 鄭成功跨海救災?
- 小學充產房摸黑生仔
- 韓慰安婦遲到反避劫
- 逃生梯救了全校師生
- 求先救祖母被困少年感動警員
- 物盡其用包裝膠紙裹身禦寒
- 雪印奶粉供港料減40%
- 200人輪籌購買
- 食得安心 餐廳輻射儀測食物救亡
- 市民忍口 日本生果銷量急跌兩成
- 港直升機測大亞灣輻射
- 豪華郵輪改泊香港
- 18港人仍失聯絡今停加班機
- Sun角度:入侵食物鏈核輻射海陸夾擊港人
- Sun角度:動植物中招 候鳥成傳播媒介
- Sun角度:慢性發作致懷畸胎
- 輻射食品擴散 核能神話破滅
- 神州聽雨:中日社會制度各有優劣
- 巴菲特:撈日股好時機
損失1.8萬億 重建需五年
【綜合外電報道】世界銀行估計,日本遭受九級大地震、超級海嘯和核災難連番重創,經濟損失可能高達二千三百五十億美元(約一萬八千三百億港元),重建時間或需五年。作為亞洲金融重鎮的首都東京亦受衝擊,有銀行需恢復原始的人手操作。日本輿論將是次災難視為戰後社會的分水嶺,國民對日本價值和安全的觀念會發生變化。
世銀報告指出,根據過往數據,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實質增長將受到負面影響,並會維持至今年年中。日本目前無家可歸的災民估計有三十萬人,全國三百六十個城市已提出接納災民的申請,臨時房屋亦已着手興建。但災區食水和電力仍匱乏,寒冷天氣持續,老人處境尤受關注。避難所內不少災民患上傷風,到處都是嘔吐的人,衞生情況惡劣,一名災民表示:「壓力已到達極限。」
「建立新日本的機會」
《紐約時報》報道指出,日本正面對三大議題,分別是人口嚴重萎縮、全球經濟二哥地位拱讓給中國和高度倚賴核能。報道引述防止自殺機構「生命連結」的負責人清水保行表示,這次強震海嘯是日本的分水嶺,戰後建立的價值與安全感,「現在全躺在廢墟中」。日本會走向何方,仍是未知之數。
受災情影響,東京正實施分區限電,不僅市民生活大受影響,金融業亦受累。國內三大銀行之一的瑞穗銀行的系統發生故障,要其他銀行前往協助。瑞穗更於上周六開始一連三日,關閉全國旗下自動櫃員機,改用人手發鈔票應急。如果核災難擴大,更會直接威脅東京安全。首相菅直人一度警告要作好「東日本全毀」的最壞打算,令外間關注當局是否會再次提出遷都。
慶應大學的小熊英二教授認為,東北大地震會被視作日本經濟泡沫結束的象徵。作家堀江貴文則認為這次地震是個契機:「日本的舊秩序可能會消失,這是建立新日本的機會。」許多人相信,日本歷經二戰、天災,仍能重新站起,這次亦定能跨過難關。


南三陸町兩名婦女得知友人離世的消息後傷心痛哭。 (美聯社圖片)

日本陸上自衞隊在名取市協助進行搜救工作。 (美聯社圖片)

建築工人正積極建立臨時房屋,以安置痛失家園的災民。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