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十二五遭遇當頭棒喝
這兩天內地流行一個段子,說的是男女相親。女問男,是否有車有房有存款,男答沒有,於是女斥男「那還來相親」!但男說他有鹽,女立即稱他為老公。
段子說的是內地的搶鹽潮,內容誇張,卻點出了百姓現在對日本核危機的恐懼。據說搶購食鹽的原因有二,一是說吃碘鹽可防輻射,二是謠傳核洩漏污染了海鹽。這兩個原因都不值一駁,但問題的另一面是,人們現在和未來的正常生活,正在被核危機改變。
前天,北京宣布暫停審批新的核電項目。這一決定,無論是對全球核電業復興,還是對中國剛起步的「十二五」規劃,都是一記當頭棒喝。國務院的決定中,有兩條會對核電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一是「要用最先進的標準對所有在建核電站進行安全評估,存在隱患的要堅決整改,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要立即停止建設」;二是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核安全規劃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客觀評價,北京的這一決定及時而果斷,它對減少和消除百姓核恐懼心理,以及核電安全發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國擬建核反應堆佔世界總量的近百分之四十,未來五年將新建四千萬千瓦的核電裝機容量,目前有二十七座反應堆在建。據世界核協會透露,中國共有一百六十個核電項目得到了提議。核電已成為中國未來能源結構的核心元素,眼下的決定,說是釜底抽薪屬於誇張,但至少有了壯士斷臂的發展趨勢。
可以預期,日本核危機將極大加劇人們的核恐懼心理。未來中國要在任何一地興建核電站,即使安全性有了絕對保障,也必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普通百姓出於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心理,將全方位地抵制北京雄心勃勃的核電戰略,「十二五」能源規劃要落實,難度之大,恐非現在所能想像。
但是,中國除了發展核電,在能源戰略選擇上並沒有第二個方向。北京現在應意識到,日本的核危機已擴散到中國,中日已被綁到了一輛戰車上。北京必須出手,協助東京及時化解危機,這不是在幫別人,而是在解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