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積金局自我感覺良好
特區政府昨日公布一個公營機構管理局成員任命消息,讓人發出會心微笑。人事更替的是強制性公積金管理局(積金局),宣布有關任命的正是財爺鬍鬚曾。真不知誰拖累了誰,預算案引爆澎湃民怨,正是鬍鬚曾宣布不論入息水平,向全港二百四十多萬個強積金戶口及退休保障計劃注資六千元,更聲稱此舉既藏富於民,又避免刺激通脹,結果如何,毋須多贅了。
就在日本九級大地震引發的核災難危機不斷擴大之際,特區政府突然宣布積金局的成員換了四張新面孔,主席胡紅玉則續任兩年,行事作風十分符合心戰室一貫講求的時效性,趁有負面消息之際博懵,草草宣布可能引起爭議的消息,轉移焦點,避過外界的質疑和爭論。
毫無疑問,鬍鬚曾與積金局已成為特區政府的佗衰家。如果鬍鬚曾在預算案選擇以退稅代替注資強積金戶口的紓困措施,相信他可以全身而退,不致弄到打倒昨日之我,動用額外百億計的公帑補救政治錯誤,避免高燒的民怨火頭延燒整個煲呔曾管治團隊。
隨着派錢效應和日本核災難危機惡化產生的替代作用,鬍鬚曾與大佬煲呔曾總算暫時舒一口氣。但人貴自知,鬍鬚曾午夜夢迴,可有反思,為何注資強積金戶口的建議,如此不得人心,成立已十年的積金局,竟然不知道在市民心中的形象如此低落,幾乎成為壓垮煲呔曾管治的最後一根稻草?
猶憶上月二十三日鬍鬚曾在預算案宣布注資建議之後,積金局急不及待發表聲明,將會配合政府的注資安排。隨着民怨一夜迸發,積金局頓成萬民唾罵的對象,噤若寒蟬。面對各界種種批評,積金局一片沉默,沒有半句回應,是默認、還是認為外界的指摘不值一哂,索性相應不理呢?
或許,沒有預算案注資建議的衝擊,積金局全然不知自己竟是官商勾結的象徵,更不知道市民對該局的憤怨已到達臨界點,終於由注資建議引爆。積金局內部可有自我反省,成立逾十年,為何工作如此不得人心,落得一個協助基金經理吮吸打工仔血汗錢幫兇的惡名?
說來真的很可笑,在最新一期的《積金局通訊》之中,封面刊載了該局員工連續八年獲頒申訴專員嘉許獎的「公職人員嘉許獎」,積金局今年也首次獲頒「公營機構嘉許獎」,表揚積金局多年來的工作成就,該局行政總監陳唐芷菁形容是次獲獎,「為全體同事帶來莫大的鼓舞」。當然了,剛嚥下被強大民意貶至工作一文不值的苦果,積金局確實需要一些沖喜,只是如此自我感覺良好,與民情走向愈行愈遠,積金局的官商勾結搵打工仔着數的負面形象,只會更加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