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大撤僑
- 11年無做安檢洩核是人禍
- 中央氣象局 港天文台 齊唱淡核威脅
- 50壯士死守核電站
- 東京輻射爆錶居民恐慌
- 福島居民憂遭輻射雨籠罩
- 原爆幸存者斥政府疏忽
- 港掀核恐慌搶購碘酒
- 澳門主動為赴災區者體檢
- 福島核災勁過美國三哩島
- 錄得輻射如照8000次X光
- 核危機蒸發港股5202億
- 散戶夠勇低吸博反彈
- 被炒作連日上升 重建概念股回吐
- 女嬰老婦奇迹獲救
- 亡妻留削皮蘋果夫含淚吃掉
- 駕車逃生擠塞多人活活淹死
- 背貼名字 上網搜索 生還者奔走尋親
- 災民終失控趁亂打劫
- 日記者失言稱國難「有趣」
- 全球異象頻生熊貓發狂咬人
- 國泰空姐稱病避飛日本
- 專家促港制訂多套洩核應變
- 港府拒發全日本黑色旅警
- 仙台港人繞道大阪返港
- 居日港人:日人照唱K
- 跨東亞海底電纜須七天修復
- 災難畫面引起不安即求助
- 日產停工無阻電動車運港
- 全球談核色變 切勿逆勢而行
碘片保護甲狀腺防輻射
【本報訊】日本核危機惡化,當地政府已開始向災區民眾派發碘片,預防受輻射感染,令人關注本港一旦面對輻射危機,是否有足夠碘片儲備應對。本港現時存有十四萬粒碘片,有效期至二○一五年二月。衞生署表示,服食碘片為一項預防措施,以保護甲狀腺,根據大亞灣核電站應變計劃,若發生嚴重輻射洩漏事故,碘片給予核電站二十公里範圍內執行職務的應急人員服用,一般市民無必要服用。
港少存貨難購買
衞生署指出,碘片必須在受輻射照射前短時間服用,才能對甲狀腺提供最佳保護,照射後才服食,保護效果不大。按照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成人一般服食含一百毫克碘片,十二歲以下兒童劑量減半,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否則不需重複服用。
該藥在本港屬受監管藥物,但非毒藥類別,市民理論上可自行購買,但本港市面可能未必有供應。由於碘片可引致腸胃不適和過敏,也可破壞甲狀腺功能,服用前須經當局評估風險。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指出,碘片正式名稱為「碘化鉀」,一旦發生核洩漏事故,具有放射性的碘會經空氣及食水入侵人體,其中甲狀腺最易受影響,可致甲狀腺癌。服用碘片正是讓甲狀腺吸收沒有放射性的碘化鉀,以「排斥」放射性碘。本港所有碘片皆儲存於公立醫院,用於應付實驗室洩漏放射性物質等突發事故,或讓需接受放射性診斷的病人事先服用,故市民一般無法自行購買,而市面上部分含有碘的營養補充劑,並無同等作用。
另外,因應部分由日本返港市民或擔憂受輻射污染,各公立醫院急症若接獲疑受輻射污染人士求診,會先由分流站護士於隔離區作風險評估,並以探測計量度身體輻射量,若發現超標會安排病人沖身及更衣,並再作檢測,若重複數次仍測出輻射量超標,即輻射或已入侵體內,會安排病人入院,有需要會轉往隔離病房。


山田市兩名女子外出時戴上口罩,冀能減少沾染輻射的機會。 (美聯社圖片)